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生态学视角下信息技术在中学有效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第10-12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3 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2.3 概念界定第14-15页
        2.3.1 生态学第14页
        2.3.2 教育生态学第14页
        2.3.3 信息技术第14-15页
    2.4 理论基础第15-18页
        2.4.1 协同进化第15-16页
        2.4.2 平衡性第16-18页
第3章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情况调查研究第18-31页
    3.1 信息技术在中学有效应用的生态学研究方法第18-20页
        3.1.1 将学校类比为生态系统第18页
        3.1.2 将信息技术类比为有生命的入侵种群第18-19页
        3.1.3 将师生类比为关键种群第19-20页
    3.2 信息技术在中学应用情况调查的具体实施第20-22页
        3.2.1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统计第20-21页
        3.2.2 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分析第21-22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22-31页
        3.3.1 人际关系对关键种群应用信息技术的影响第22-24页
        3.3.2 信息技术自身因素对应用的影响第24-26页
        3.3.3 关键种群的技术观念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第26-27页
        3.3.4 关键种群的技术水平对信息技术生存的影响第27-28页
        3.3.5 社会因素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第28-29页
        3.3.6 教学生态环境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第29-31页
第4章 生态学观点解析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学应用的因素第31-37页
    4.1 入侵物种相关因素第31-33页
        4.1.1 适应性第31页
        4.1.2 兼容性第31-32页
        4.1.3 复杂性第32页
        4.1.4 优势与革新第32-33页
    4.2 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因素第33-34页
        4.2.1 基础设施建设第33页
        4.2.2 人力资源建设第33-34页
    4.3 关键物种相关因素第34-37页
        4.3.1 客观因素第34-35页
        4.3.2 人为因素第35-37页
第5章 生态学视角下信息技术在中学有效应用策略第37-42页
    5.1 整体规划教育生态系统,利于信息技术生存发展第37-38页
        5.1.1 加强舆论导向与政策引导支持第37页
        5.1.2 突破体制的束缚,建立灵活地组织结构第37-38页
    5.2 强化资源建设,确立信息技术的生态位第38-39页
        5.2.1 加强资源建设投资,完善软硬件建设第38页
        5.2.2 重视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第38-39页
    5.3 组建人际网络,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39-42页
        5.3.1 构建人际资源网络,获取技术支持第39页
        5.3.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39-40页
        5.3.3 培养学生兴趣与信息安全意识第40-42页
第6章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一第45-47页
附录二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一中为例
下一篇:职业获得与习性的相关性分析--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青岛市不同职业员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