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汽车被动安全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汽车被动安全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3页 |
1.2.1 车体结构耐撞性研究 | 第10页 |
1.2.2 碰撞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 第10-11页 |
1.2.3 乘员约束系统研究 | 第11-13页 |
1.3 乘员碰撞伤害评价与技术法规 | 第13-17页 |
1.3.1 乘员伤害评价 | 第13-15页 |
1.3.2 碰撞技术法规 | 第15-17页 |
1.4 本文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设计理论研究 | 第19-32页 |
2.1 稳健性设计理论 | 第19-24页 |
2.1.1 稳健性的概念、起源及发展 | 第19-20页 |
2.1.2 现代稳健性设计方法 | 第20-24页 |
2.1.3 稳健性优化策略 | 第24页 |
2.2 代理模型技术 | 第24-29页 |
2.3 优化算法理论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43页 |
3.1 MADYMO仿真软件介绍 | 第32-33页 |
3.2 正碰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9页 |
3.3 侧碰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匹配设计 | 第43-54页 |
4.1 建立稳健性优化数学模型 | 第44页 |
4.2 优选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参数 | 第44-46页 |
4.3 建立近似模型 | 第46-51页 |
4.4 稳健性优化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侧碰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设计 | 第54-63页 |
5.1 建立稳健性优化数学模型 | 第55页 |
5.2 建立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 | 第55-58页 |
5.3 基于二次二阶矩法求均值、方差 | 第58-60页 |
5.4 多岛遗传算法优化求解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