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7页 |
1. 学者模仿描写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末) | 第9页 |
2. 澄清概念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 | 第9-13页 |
3. 多元研究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13-14页 |
4. 与形近结构的区别 | 第14-17页 |
(二) 连动结构的界定 | 第17页 |
(三) 《祖堂集》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8-19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五) 研究的语料及相关说明 | 第19-21页 |
1. 语料 | 第19-20页 |
2. 本文使用的符号 | 第20-21页 |
一、《祖堂集》连动结构的句法分析 | 第21-52页 |
(一) 类型学视角下的连动结构 | 第21-24页 |
(二) 《祖堂集》连动结构的构成 | 第24-40页 |
1. V_1的构成情况 | 第24-35页 |
2. V_2的构成情况 | 第35-38页 |
3. V_3、V_4的构成情况 | 第38-40页 |
(三) 《祖堂集》连动结构句型归类 | 第40-51页 |
1. 无联结词连动结构 | 第41-47页 |
2. 有联结词连动结构 | 第47-51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二、《祖堂集》连动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52-59页 |
(一) 《祖堂集》连动结构中的论元共享性 | 第52-54页 |
1. 至少一个论元共享 | 第52-53页 |
2. 不可重复出现的语义角色 | 第53-54页 |
(二) 《祖堂集》连动结构中动词之间的关系 | 第54-58页 |
1. 纯粹的时序关系 | 第54-55页 |
2. 在时序关系中附带其他语义关系 | 第55-58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三、《祖堂集》连动结构的特点及否定判断 | 第59-65页 |
(一) 《祖堂集》中连动结构特点 | 第59-61页 |
(二) 《祖堂集》连动结构的动作否定 | 第61-64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四、《祖堂集》与其他语录中连动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65-71页 |
(一) 比较的语料选择 | 第65页 |
(二) 《祖》和《五》、《古》的比较分析 | 第65-70页 |
1. 句法结构的比较 | 第66-67页 |
2. 连动结构中动词的比较分析 | 第67-70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