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与实证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导论第17-2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1.1.1 选题背景第17-18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2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1.2.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2.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 研究对象和框架第21-24页
        1.3.1 研究对象第21页
        1.3.2 研究的基本框架第21-24页
    1.4 可能的创新第24-25页
2 文献综述第25-34页
    2.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透视:基于跨国并购双重特性第25-28页
        2.1.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第25-27页
        2.1.2 企业并购理论体系第27-28页
    2.2 跨国并购价值效应分析第28-31页
        2.2.1 跨国并购绩效评估: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第28-29页
        2.2.2 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第29-31页
    2.3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与企业跨国并购关系的研究第31-32页
    2.4 评述第32-34页
        2.4.1 研究现状第32-33页
        2.4.2 现有研究不足第33-34页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特征第34-47页
    3.1 金融危机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特征第34-40页
        3.1.1 金融危机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第34-36页
        3.1.2 金融危机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第36-40页
    3.2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特征第40-45页
        3.2.1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第40-41页
        3.2.2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第41-45页
    3.3 小结第45-47页
4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分析第47-70页
    4.1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基础模型解析第47-58页
        4.1.1 单边市场博弈模型第47-54页
        4.1.2 双边贸易寡头博弈模型第54-58页
    4.2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分析第58-69页
        4.2.1 背景分析第59-60页
        4.2.2 加入“政企关联度”的单边市场博弈模型分析第60-69页
    4.3 小结第69-70页
5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决策的实证检验第70-104页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样本说明第70-74页
        5.1.1 出口数据说明第70-71页
        5.1.2 跨国并购数据说明第71-73页
        5.1.3 出口数据与跨国并购数据的行业匹配第73-74页
    5.2 实证检验: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第74-84页
        5.2.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74-79页
        5.2.2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第79-84页
    5.3 实证检验: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第84-103页
        5.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第84-90页
        5.3.2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第90-103页
    5.4 小结第103-104页
6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检验第104-124页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说明第104-107页
        6.1.1 数据来源说明第104-105页
        6.1.2 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估算方法介绍第105-107页
    6.2 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检验第107-111页
        6.2.1 模型设定及相关变量分析第107-110页
        6.2.2 实证结果分析第110-111页
    6.3 案例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第111-123页
        6.3.1 金融危机爆发初始点判断第111-112页
        6.3.2 金融危机前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比较分析第112-117页
        6.3.3 金融危机前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比较分析第117-121页
        6.3.4 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分析第121-123页
    6.4 小结第123-124页
7 结论与政策涵义第124-131页
    7.1 基本结论第124-126页
    7.2 政策涵义第126-128页
    7.3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28-131页
        7.3.1 研究不足第128-129页
        7.3.2. 未来可能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50页
附录第150-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基于高管身份的嵌入性视角
下一篇:投资者关注、资产定价与市场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