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宝鸡工业合作运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1-28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一)合作社第12页
        (二)工业合作社第12-13页
        (三)宝鸡第13页
    三、学术研究回顾第13-27页
        (一)相关资料第13-16页
        (二)总体研究第16-22页
        (三)专题研究第22-24页
        (四)地区研究第24-27页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27-28页
        (一)研究思路第27页
        (二)创新点第27-28页
第一章 合作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第28-38页
    一、世界工合运动的勃兴第28-31页
        (一)法国第28-29页
        (二)英国第29页
        (三)意大利第29-30页
        (四)俄罗斯(苏联)第30-31页
    二、抗战前合作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第31-35页
        (一)传播时期第31-32页
        (二)试验时期第32-34页
        (三)推行时期第34-35页
    三、工合运动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第35-38页
        (一)背景第35-36页
        (二)发展第36-38页
第二章 工合运动在宝鸡的实践第38-73页
    一、开展工合运动的有利条件第38-40页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第38-39页
        (二)发达的经济交通条件第39-40页
    二、宝鸡工合运动的行政机构建设第40-51页
        (一)工合西北区办事处第40-48页
        (二)工合事务所第48-51页
    三、宝鸡工合运动的生产机构建设第51-59页
        (一)组社程序第51-52页
        (二)经营状况第52-58页
        (三)指导制度第58-59页
    四、宝鸡工合运动的附属机构建设第59-73页
        (一)联社第59-60页
        (二)供销第60-62页
        (三)科研第62-63页
        (四)教育第63-70页
        (五)医疗第70-73页
第三章 宝鸡工合组织与各方的互动第73-80页
    一、中共与宝鸡工合组织第73-74页
        (一)宝鸡工合组织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援第73页
        (二)中共对宝鸡工合组织的援助第73-74页
    二、国际友人与宝鸡工合组织第74-76页
        (一)路易·艾黎第75-76页
        (二)乔治·何克第76页
    三、“申新”第四纺织厂与宝鸡工合组织第76-80页
        (一)棉纱交易第77-78页
        (二)修建窑洞工场第78页
        (三)医疗合作第78-80页
第四章 宝鸡工合运动的结局、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第80-93页
    一、宝鸡工合运动的结局第80-85页
        (一)衰落第80-81页
        (二)原因第81-85页
    二、宝鸡工合运动的发展特点第85-89页
        (一)地区主导第86页
        (二)产教结合第86-87页
        (三)经济统战第87-89页
    三、宝鸡工合运动的历史作用第89-93页
结语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作者简历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机关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视错觉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