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轮岗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轮岗类型 | 第15-16页 |
2.1.2 轮岗的成本 | 第16页 |
2.1.3 轮岗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员工激励理论 | 第17页 |
2.2.2 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培训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PG烟草轮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30页 |
3.1 PG烟草的基本概况 | 第19-20页 |
3.2 PG烟草员工轮岗的主要做法 | 第20-23页 |
3.3 员工轮岗对PG烟草的积极作用 | 第23-26页 |
3.3.1 有利于增强部门活力 | 第23-24页 |
3.3.2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 第24页 |
3.3.3 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 | 第24-25页 |
3.3.4 有利于挖掘员工潜力 | 第25-26页 |
3.4 PG烟草员工轮岗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4.1 轮岗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 | 第26-27页 |
3.4.2 轮岗实施过程流于形式 | 第27页 |
3.4.3 高层更换频繁工作缺乏延续性 | 第27-28页 |
3.4.4 部门人事关系调节压力大 | 第28-29页 |
3.4.5 员工轮岗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 第29-30页 |
第四章 PG烟草员工轮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41页 |
4.1 制度层面的因素 | 第30-32页 |
4.1.1 相关轮岗政策法规还不健全 | 第30-31页 |
4.1.2 轮岗的价值观念未被有效引导 | 第31页 |
4.1.3 轮岗制度的实际推动力不足 | 第31-32页 |
4.2 上级主管部门的因素 | 第32-34页 |
4.2.1 对轮岗的监督指导不到位 | 第32-33页 |
4.2.2 对政策的宣传执行不明显 | 第33-34页 |
4.2.3 上级实施轮岗的潜在成本高 | 第34页 |
4.3 轮岗部门自身的因素 | 第34-39页 |
4.3.1 轮岗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建全 | 第34-36页 |
4.3.2 部门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不够 | 第36-37页 |
4.3.3 部门对轮岗的认识不到位 | 第37-39页 |
4.4 轮岗员工队伍的因素 | 第39-41页 |
4.4.1 员工轮岗观念较滞后 | 第39页 |
4.4.2 员工轮岗环境适应难 | 第39-40页 |
4.4.3 员工队伍稳定性差 | 第40-41页 |
第五章 PG烟草推进完善员工轮岗的对策与建议 | 第41-53页 |
5.1 完善相关轮岗制度安排 | 第41-44页 |
5.1.1 加强轮岗交流的需求调查与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5.1.2 打破轮岗身份限制,健全和完善相关聘任制度 | 第42-43页 |
5.1.3 健全和完善轮岗工资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5.2 加大上级部门对轮岗的支持力度 | 第44-46页 |
5.2.1 加大对基层投入的倾斜力度 | 第44页 |
5.2.2 对轮岗实施执行到位加强监督 | 第44-46页 |
5.2.3 理顺流程统筹轮岗工作安排 | 第46页 |
5.3 优化部门自身的管理水平 | 第46-50页 |
5.3.1 完善轮岗员工的选拔制度,优化员工梯队结构 | 第46-48页 |
5.3.2 加强轮岗员工的能力培训,提高员工适应能力 | 第48-49页 |
5.3.3 加强部门轮岗文化建设,推动轮岗工作的开展 | 第49页 |
5.3.4 拓宽利益相关者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 第49-50页 |
5.4 提升轮岗员工自身综合素质 | 第50-53页 |
5.4.1 树立轮岗员工主动轮岗意识 | 第50页 |
5.4.2 保持轮岗员工合理自我期望 | 第50-51页 |
5.4.3 加强轮岗员工职业道德修养 | 第51页 |
5.4.4 提升轮岗员工专业素质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