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布置方式对斜拉桥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斜拉桥的结构形式 | 第9-12页 |
1.3 斜拉桥的发展情况 | 第12-15页 |
第2章 桥梁抗震理论分析 | 第15-29页 |
2.1 地震带分布 | 第15-17页 |
2.2 地震危害 | 第17-19页 |
2.3 抗震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2.3.1 静力法 | 第20-21页 |
2.3.2 反应谱法 | 第21-23页 |
2.3.3 时程分析法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减隔震桥梁支座 | 第29-38页 |
3.1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 第30-34页 |
3.1.1 双线性模型 | 第31-32页 |
3.1.2 修正双线性模型 | 第32-33页 |
3.1.3 等效双线性模型 | 第33-34页 |
3.2 粘滞阻尼器 | 第34-37页 |
3.2.1 线性模型 | 第35-36页 |
3.2.2 Kelvin模型 | 第36-37页 |
3.2.3 Maxwell模型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斜拉桥建模分析 | 第38-4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8页 |
4.2 建模过程 | 第38-44页 |
第5章 斜拉桥不同斜拉索布置方式抗震能力分析 | 第44-56页 |
5.1 斜拉桥反应谱分析 | 第44-47页 |
5.2 斜拉桥时程分析 | 第47-56页 |
第6章 斜拉桥有无铅芯支座抗震能力分析 | 第56-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7.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