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AT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1.2.1 AT自动变速器基本构造的发展 | 第16页 |
1.2.2 AT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1.3 AT液压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8AT结构组成及动力传递分析 | 第20-32页 |
2.1 8AT结构组成 | 第20-24页 |
2.1.1 液力变矩器 | 第20-23页 |
2.1.2 机械传动部分 | 第23页 |
2.1.3 液压控制系统 | 第23-24页 |
2.1.4 电子控制系统 | 第24页 |
2.2 8AT各档动力传递路线分析及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 | 第24-27页 |
2.2.1 各档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 第24-26页 |
2.2.2 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 | 第26-27页 |
2.3 动力换挡过程分析 | 第27-31页 |
2.3.1 换挡过程模型 | 第27-29页 |
2.3.2 动力升档过程 | 第29-30页 |
2.3.3 动力降档过程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8AT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 第32-46页 |
3.1 8AT电液控制系统概述 | 第32-33页 |
3.2 供油调压和流量控制子系统 | 第33-39页 |
3.2.1 油泵 | 第33-35页 |
3.2.2 主油压和流量调节 | 第35-39页 |
3.3 换挡控制系统 | 第39-42页 |
3.3.1 系统各液压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9-41页 |
3.3.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3.4 变矩器供油闭锁控制和冷却润滑系统 | 第42-45页 |
3.4.1 系统各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3.4.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比例电磁阀仿真及优化 | 第46-64页 |
4.1 比例电磁阀数学模型 | 第46-51页 |
4.1.1 比例电磁铁电磁场计算模型 | 第46-49页 |
4.1.2 电磁力计算模型 | 第49页 |
4.1.3 阀芯动力学模型 | 第49-51页 |
4.1.4 阀口流量计算 | 第51页 |
4.2 比例电磁铁动态特性分析 | 第51-58页 |
4.2.1 计算理论依据 | 第51-52页 |
4.2.2 比例电磁铁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4.2.3 比例电磁铁参数化分析 | 第57-58页 |
4.3 比例电磁阀多物理场仿真及优化 | 第58-63页 |
4.3.1 比例电磁阀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58-60页 |
4.3.2 比例电磁阀参数优化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换挡控制系统仿真及优化 | 第64-81页 |
5.1 换挡阀建模及仿真 | 第64-71页 |
5.1.1 换挡阀数学模型 | 第64-66页 |
5.1.2 换档阀动态特性仿真 | 第66-71页 |
5.2 离合器建模及仿真 | 第71-75页 |
5.2.1 离合器数学模型 | 第71-72页 |
5.2.2 离合器动态特性仿真 | 第72-75页 |
5.3 换挡阀—离合器压力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 | 第75-78页 |
5.3.1 目标函数 | 第75页 |
5.3.2 优化参数设置 | 第75-76页 |
5.3.3 遗传算法设置 | 第76-77页 |
5.3.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5.4 换挡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 | 第78-80页 |
5.4.1 参数设置 | 第78-79页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