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2 信息化教学的解析 | 第12-16页 |
| 2.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 第12页 |
| 2.2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 第12-14页 |
| 2.2.1 信息化教学在教学层次上的特点 | 第12-14页 |
| 2.2.2 信息化教学在技术层面上的特点 | 第14页 |
| 2.3 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因素 | 第14-16页 |
| 3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授课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3.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3.1.1 教学过程与传播过程的一致性 | 第16页 |
| 3.1.2 信息技术媒介是教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 3.1.3 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人类传播发展过程 | 第17页 |
| 3.2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授课中的教学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3.2.1 行为观指导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17-18页 |
| 3.2.2 认知观引导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18-19页 |
| 3.2.3 情境观引导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19页 |
| 3.2.4 多元智能理论引导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19-20页 |
| 3.2.5 人本主义指导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20-21页 |
| 3.2.6 建构主义影响下的物理信息化授课形式 | 第21-22页 |
| 4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授课中的实现 | 第22-28页 |
| 4.1 教师在初中物理授课中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第22-26页 |
| 4.1.1 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 第22-23页 |
| 4.1.2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知 | 第23-25页 |
| 4.1.3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 | 第25-26页 |
| 4.2 学生在初中物理信息化授课过程中的客观影响 | 第26-27页 |
| 4.3 信息化教学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支撑 | 第27-28页 |
| 5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物理授课中的应用案例 | 第28-42页 |
| 5.1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授课中的实践 | 第28-30页 |
| 5.1.1 软件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方法 | 第28页 |
| 5.1.2 基于校级网络的教师备课系统的应用 | 第28-29页 |
| 5.1.3 多功能教室在物理授课中的应用方法 | 第29-30页 |
| 5.2 教学案例一热机 | 第30-36页 |
| 5.2.1 热机教学设计 | 第30-32页 |
| 5.2.2 案例分析 | 第32-36页 |
| 5.3 教学案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 第36-42页 |
| 5.3.1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 第36-39页 |
| 5.3.2 案例分析 | 第39-42页 |
| 6 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6.1 优质初中物理信息化授课教学资源不足 | 第42页 |
| 6.2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 6.3 社会支持力量薄弱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A 电子化学习产业结构图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