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绩效审计 | 第16-18页 |
2.1.1 关于绩效审计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2 关于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第17页 |
2.1.3 关于绩效审计的方法 | 第17-18页 |
2.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 第18-22页 |
2.2.1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 | 第19页 |
2.2.2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19-20页 |
2.2.3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3 水利发展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现状 | 第22-25页 |
3.1 水利发展资金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 | 第22-23页 |
3.1.1 审计目标的多元性 | 第22页 |
3.1.2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 第22-23页 |
3.2 水利发展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 第23-25页 |
3.2.1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缺位 | 第23页 |
3.2.2 对效益性指标关注不足 | 第23-25页 |
4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绩效审计方案构建研究 | 第25-55页 |
4.1 审计计划准备阶段 | 第25-27页 |
4.1.1 审前调查:从项目依据到审计依据 | 第25-26页 |
4.1.2 审计目标:从项目管理到项目绩效 | 第26页 |
4.1.3 审计范围:从传统审计到绩效审计 | 第26-27页 |
4.1.4 审计对象:从立项审批到验收运维 | 第27页 |
4.2 审计实施阶段 | 第27-32页 |
4.2.1 审计内容:从资金管理到项目管理 | 第27-30页 |
4.2.2 审计技术方法:从信息收集到信息分析 | 第30-31页 |
4.2.3 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从内部联合到外部合作 | 第31-32页 |
4.3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原则 | 第32-33页 |
4.3.1 宏观性原则 | 第32页 |
4.3.2 系统性原则 | 第32-33页 |
4.3.3 可控性原则 | 第33页 |
4.3.4 层次性原则 | 第33页 |
4.4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3-36页 |
4.4.1 逻辑模型 | 第33-34页 |
4.4.2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 第34-36页 |
4.5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36-41页 |
4.5.1 投入类指标 | 第36-37页 |
4.5.2 管理类指标 | 第37-38页 |
4.5.3 项目产出指标 | 第38页 |
4.5.4 效益与可持续影响指标 | 第38-41页 |
4.6 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54页 |
4.6.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41页 |
4.6.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 | 第41-44页 |
4.6.3 层次结构图 | 第44-45页 |
4.6.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 | 第45-50页 |
4.6.5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组合权重 | 第50-51页 |
4.6.6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51-54页 |
4.7 形成审计报告 | 第54-55页 |
5 结论与启示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