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第16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汽车雷达系统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雷达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2.2.1 雷达方程 | 第19-20页 |
2.2.2 工作体制与频率选择 | 第20-21页 |
2.2.3 中频信号理论 | 第21-22页 |
2.3 毫米波雷达组成结构 | 第22-26页 |
2.3.1 天线模块 | 第23-24页 |
2.3.2 射频前端 | 第24-25页 |
2.3.3 微处理模块 | 第25-26页 |
2.4 毫米波雷达工作流程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单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目标特征选择 | 第28-32页 |
3.2.1 雷达散射截面积 | 第28-29页 |
3.2.2 速度特征 | 第29-31页 |
3.2.3 微多普勒效应 | 第31-32页 |
3.3 目标特征提取算法 | 第32-36页 |
3.3.1 速度特征提取算法 | 第32-33页 |
3.3.2 速度特征提取改进算法 | 第33-36页 |
3.4 目标识别分类器构建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双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设计 | 第39-58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双雷达目标特征选择 | 第39-42页 |
4.3 双雷达目标特征提取算法 | 第42-46页 |
4.4 双雷达行人目标特征模型 | 第46-50页 |
4.4.1 行人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4.4.2 行人距离转换矩阵模型 | 第47-48页 |
4.4.3 行人速度转换矩阵模型 | 第48-50页 |
4.5 车辆目标特征矩阵建立 | 第50-55页 |
4.5.1 车辆特征分析 | 第50-52页 |
4.5.2 车辆距离转换矩阵模型 | 第52-53页 |
4.5.3 车辆速度转换矩阵模型 | 第53-55页 |
4.6 双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 第55-57页 |
4.6.1 矩阵干扰 | 第55-56页 |
4.6.2 目标识别方法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58-77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单雷达目标识别实验 | 第58-65页 |
5.2.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8-62页 |
5.2.2 速度特征提取实验 | 第62-64页 |
5.2.3 单雷达目标识别实验 | 第64-65页 |
5.3 双雷达目标识别实验及仿真 | 第65-75页 |
5.3.1 距离及速度特征提取实验 | 第65-69页 |
5.3.2 双雷达目标识别方法仿真 | 第69-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6.1 总结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