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2.1 激励的内容与作用 | 第17-18页 |
2.1.1 激励的内容 | 第17页 |
2.1.2 激励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 激励机制的内容与作用 | 第18-19页 |
2.2.1 激励机制的内容 | 第18页 |
2.2.2 激励的作用 | 第18-19页 |
2.3 激励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0-22页 |
2.3.3 其他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SJY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3-34页 |
3.1 SJY公司背景介绍 | 第23-26页 |
3.1.1 SJY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1.2 SJY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3.1.3 SJY公司人员结构现状 | 第25-26页 |
3.2 SJY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 第26-29页 |
3.2.1 物质激励现状 | 第26-27页 |
3.2.2 非物质激励现状 | 第27页 |
3.2.3 SJY公司员工激励现状调查 | 第27-29页 |
3.3 SJY公司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3.1 物质激励公平性差 | 第29-30页 |
3.3.2 激励的形式过于单一 | 第30-31页 |
3.3.3 没有正负激励相结合 | 第31-32页 |
3.4 SJY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3.4.1 没有建立系统准确的岗位说明书 | 第32页 |
3.4.2 管理者不了解各个岗位的性质和工作量 | 第32页 |
3.4.3 领导缺乏管理经验 | 第32-34页 |
第4章 SJY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 | 第34-48页 |
4.1 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34-35页 |
4.1.1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业绩为主 | 第34页 |
4.1.2 明确规定岗位职责、权限,严格执行考核及奖惩 | 第34页 |
4.1.3 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 | 第34页 |
4.1.4 组织目标与个人需求相结合 | 第34-35页 |
4.2 物质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第35-43页 |
4.2.1 岗位说明书与岗位价值评估 | 第35-36页 |
4.2.2 薪酬激励优化设计 | 第36-43页 |
4.3 非物质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第43-48页 |
4.3.1 工作激励 | 第43-44页 |
4.3.2 个人成长激励 | 第44-46页 |
4.3.3 情感激励 | 第46-48页 |
第5章 SJY公司激励机制实施保障措施 | 第48-51页 |
5.1 加强管理体系支持 | 第48页 |
5.1.1 管理者加强激励理论学习 | 第48页 |
5.1.2 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 第48页 |
5.2 建立绩效考核执行、监督组织 | 第48-49页 |
5.2.1 成立绩效考核执行小组 | 第49页 |
5.2.2 成立民主监督委员会 | 第49页 |
5.3 实施情感激励和精神激励 | 第49-51页 |
5.3.1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体系 | 第49页 |
5.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