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残疾中专生的压力应对策略研究--以云南省H中专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言第7-8页
第一部分: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第8-19页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第8-9页
 二、国内外关于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概况第9-14页
  (一) 心理学取向的压力应对策略研究第9-12页
  (二) 社会学取向的压力应对策略研究第12-13页
  (三)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第13-14页
 三、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抗逆力理论第14-18页
  (一) 抗逆力的界定第14-15页
  (二) 抗逆力理论的主要观点第15-18页
  (三) 优势视角与抗逆力第18页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第19-27页
 一、方法论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第20-27页
  (一)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第20-23页
  (二) 具体方法第23-27页
第三部分:研究发现与分析第27-48页
 一、残疾中专生压力应对策略的发展变化过程第27-36页
  (一) 第一阶段:情绪释放与控制第27-28页
  (二) 第二阶段:问题解决第28-30页
  (三) 残疾中专生压力应对策略分类:积极应对策略和消极应对策略第30-32页
  (四) 积极应对策略选择的背景分析第32-36页
 二、抗逆力在残疾中专生压力积极应对策略中的重要作用第36-41页
  (一) 抗逆力在残疾中专生压力积极应对策略选择中的角色第36-37页
  (二) 抗逆力在残疾中专生压力积极应对策略选择中的作用过程第37-39页
  (三) 抗逆力发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1页
 三、社会工作优化残疾中专生压力应对策略的建议第41-48页
  (一) 增加个体情绪自我释放的技能和方法第41页
  (二) 提高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第41-45页
  (三) 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同伴支持网络的建设第45-48页
第四部分:总结与讨论第48-50页
 一、研究回顾第48页
 二、本研究的局限第48-50页
后记第50-52页
附件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研究--以H中专为例
下一篇: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