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文献回顾与主要概念界定 | 第13-21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3-19页 |
(一) 国外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二) 港台地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四)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8-19页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21-23页 |
(一) 何为行动研究 | 第21页 |
(二) 行动研究的过程 | 第21-22页 |
(三) 行动研究的特征 | 第22-23页 |
二、研究的主体 | 第23页 |
三、研究的场域 | 第23-24页 |
四、笔者的角色 | 第24页 |
五、研究资料的收集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H 中专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 第25-29页 |
一、残疾中专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 第25-27页 |
二、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 第27页 |
三、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情况 | 第27-29页 |
第四部分:建构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 第29-36页 |
一、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指导选择依据 | 第29-31页 |
二、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理论指导 | 第31-36页 |
(一) 心理调适 | 第32-33页 |
(二) 社会支持 | 第33-34页 |
(三) 能力建设 | 第34-36页 |
第五部分: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实施过程 | 第36-43页 |
一、服务方案设计 | 第36页 |
二、服务实施 | 第36-41页 |
三、服务评估 | 第41-43页 |
(一) 过程评估 | 第41页 |
(二) 结果评估 | 第41-43页 |
第六部分: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反思 | 第43-52页 |
一、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适切性 | 第43-47页 |
(一)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成效 | 第43-46页 |
(二)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二、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和重要原则 | 第47-52页 |
(一)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 | 第47-48页 |
(二)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原则 | 第48-52页 |
第七部分:完善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 | 第52-54页 |
一、服务资源的整合 | 第52页 |
二、拓宽残疾中专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 第52页 |
三、加强残疾中专生能力建设 | 第52-53页 |
四、继续探索以残疾中专生为主体,与残疾中专生同行的途径和方法 | 第53页 |
五、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可持续性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 | 第58-60页 |
附录2 | 第60-62页 |
附录3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