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基于复杂网络的地铁站点规划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地铁站点和复杂网络理论概念第20-34页
    2.1 地铁站点概述第20-26页
        2.1.1 地铁概述第20-23页
        2.1.2 地铁站点概述第23-25页
        2.1.3 地铁线网的组成与结构第25-26页
    2.2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研究第26-33页
        2.2.1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第26-27页
        2.2.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第27-31页
        2.2.3 复杂网络的拓扑特性第31-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成都地铁网络的复杂性结构第34-50页
    3.1 资料概述第34-36页
        3.1.1 成都市地铁交通简介第34-35页
        3.1.2 网络拓扑表示法第35-36页
    3.2 Space L模型第36-40页
        3.2.1 Space L网络特征指标第37页
        3.2.2 Space L度分布第37-39页
        3.2.3 Space L最短路第39-40页
        3.2.4 Space L连通度第40页
    3.3 Space P模型第40-45页
        3.3.1 Space P网络特征指标第41页
        3.3.2 Space P度分布第41-43页
        3.3.3 Space P最短路第43-44页
        3.3.4 Space P聚类系数第44-45页
    3.4 线路网络模型第45-49页
        3.4.1 线路网络特征指标第45-46页
        3.4.2 线路网络度分布第46-47页
        3.4.3 线路网络最短路第47-48页
        3.4.4 线路网络聚类系数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站点规划模型第50-57页
    4.1 影响站点重要性的指标第50-53页
        4.1.1 节点的人口数第50-51页
        4.1.2 节点用地性质系数第51页
        4.1.3 节点连通路段数第51-52页
        4.1.4节点的临界距离第52页
        4.1.5 节点连通车道数第52-53页
    4.2 基于复杂网络的站点规划模型第53-56页
        4.2.1 站点规划模型的构建第53-54页
        4.2.2 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系数第54-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站点规划模型的案例分析第57-64页
    5.1 案例背景第57页
    5.2 站点规划模型求解第57-61页
        5.2.1 网络最大子图分析第59-60页
        5.2.2 网络效率分析第60-61页
    5.3 复杂网络站点规划的几点思考第61-64页
        5.3.1 优化城市地铁网络的选址选线第61-62页
        5.3.2 重视地铁站点规划后网络稳定性第62页
        5.3.3 统筹规划城市地铁交通网络第62-64页
结论和展望第64-66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64-65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效率优化研究
下一篇:铁路技术站能力查定及其技术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