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迟滞非线性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2 迟滞特性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3页 |
1.3.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第21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模型建立 | 第23-39页 |
2.1 改进的 PI 迟滞非线性模型 | 第23-26页 |
2.1.1 PI 模型 | 第23-24页 |
2.1.2 PI 模型的改进 | 第24-26页 |
2.2 极大似然辨识及仿真 | 第26-32页 |
2.2.1 极大似然估计 | 第26-30页 |
2.2.2 改进 PI 模型的极大似然辨识仿真 | 第30-32页 |
2.3 Elman 神经网络辨识及仿真 | 第32-34页 |
2.3.1 Elman 神经网络 | 第32-33页 |
2.3.2 改进 PI 模型的 Elman 神经网络辨识仿真 | 第33-34页 |
2.4 BP 神经网络建模 | 第34-38页 |
2.4.1 BP 神经网络 | 第34-36页 |
2.4.2 BP 神经网络建模仿真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压电陶瓷执行器前馈控制 | 第39-43页 |
3.1 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逆模型 | 第39-41页 |
3.2 压电陶瓷执行器逆模型前馈控制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4章 压电陶瓷执行器复合控制 | 第43-57页 |
4.1 逆模型前馈 PID 反馈控制及仿真 | 第43-45页 |
4.2 改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 PID 控制及仿真 | 第45-48页 |
4.3 专家模糊控制及仿真 | 第48-55页 |
4.3.1 专家控制 | 第48-50页 |
4.3.2 模糊控制 | 第50-51页 |
4.3.3 专家模糊控制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