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1.3.2 实地访谈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企业家慈善行为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民营企业 | 第18页 |
2.1.2 慈善行为 | 第18页 |
2.1.3 企业家慈善行为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页 |
2.2.3 战略性公益捐赠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慈善捐赠概况 | 第21-26页 |
3.1 捐赠资源方面 | 第21-22页 |
3.1.1 现金类捐赠 | 第21页 |
3.1.2 物资类捐赠 | 第21-22页 |
3.1.3 技术与服务类捐赠 | 第22页 |
3.2 捐赠领域方面 | 第22-23页 |
3.2.1 扶贫济困类 | 第23页 |
3.2.2 灾害救助类 | 第23页 |
3.2.3 社会福利类 | 第23页 |
3.3 捐赠对象方面 | 第23-24页 |
3.3.1 救助类对象 | 第24页 |
3.3.2 福利类对象 | 第24页 |
3.4 捐赠渠道方面 | 第24-26页 |
3.4.1 单独运作类 | 第25页 |
3.4.2 合作开发类 | 第25页 |
3.4.3 全权委托类 | 第25-26页 |
第4章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早期慈善行为 | 第26-32页 |
4.1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早期慈善意识 | 第26-27页 |
4.1.1 被动捐赠 | 第26页 |
4.1.2 单纯的利他目的 | 第26-27页 |
4.1.3 低调捐赠 | 第27页 |
4.2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早期慈善救助行为特征 | 第27-29页 |
4.2.1 慈善行为以慈善救助为主,且呈现零散与应急性特征 | 第27-28页 |
4.2.2 捐赠领域和捐赠对象单一 | 第28页 |
4.2.3 捐赠渠道和资源单一 | 第28页 |
4.2.4 捐赠缺乏规范性系统性 | 第28-29页 |
4.3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早期慈善救助行为效果 | 第29-32页 |
4.3.1 应急性的捐赠只缓解受助者一时之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 第29页 |
4.3.2 企业家注重自身心理感受,很少关注救助效果 | 第29-30页 |
4.3.3 多为低调捐赠,对社会良好慈善氛围形成影响有限 | 第30-32页 |
第5章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成熟期企业慈善行为 | 第32-39页 |
5.1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慈善意识转变 | 第32-34页 |
5.1.1 由被动捐赠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第32页 |
5.1.2 由单纯的“利他目的”或“功利目的”转变为企业社会双赢 | 第32-33页 |
5.1.3 由“输血”到“造血” | 第33-34页 |
5.2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成熟期慈善行为特征 | 第34-36页 |
5.2.1 捐赠领域和对象更为广泛 | 第34页 |
5.2.2 捐赠注重专项性持续性,开始涉猎品牌慈善项目 | 第34-35页 |
5.2.3 捐赠渠道多元化,开始涉猎搭建慈善捐赠平台 | 第35-36页 |
5.2.4 捐赠更为规范性系统性,开始涉足慈善事业运作 | 第36页 |
5.3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成熟期慈善行为效果 | 第36-39页 |
5.3.1 “授人以渔”,为受助者提供了个人发展机会 | 第36-37页 |
5.3.2 实现企业家价值观,同时促进企业发展 | 第37页 |
5.3.3 对社会良好慈善氛围形成作用巨大 | 第37-39页 |
第6章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慈善行为分析与启示 | 第39-48页 |
6.1 沈阳市民营企业家慈善行为推动因素 | 第39-43页 |
6.1.1 自身理念方面 | 第39-42页 |
6.1.2 外部驱动方面 | 第42-43页 |
6.2 民营企业家慈善行为发展启示 | 第43-48页 |
6.2.1 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是推动企业家参与捐赠的社会土壤 | 第43-44页 |
6.2.2 政府慈善政策引导是企业家慈善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44-45页 |
6.2.3 慈善组织自身的完善是企业家慈善捐赠的重要平台 | 第45-46页 |
6.2.4 成熟的慈善理念是企业家慈善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46-4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