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审计失败原因文献 | 第11页 |
1.2.2 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失败关系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公司治理失败与审计失败研究 | 第12页 |
1.2.4 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特征与审计失败关系研究 | 第12页 |
1.2.5 审计失败的治理研究 | 第12-13页 |
1.2.6 研究特点 | 第13页 |
1.3 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3.1 总体框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特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审计失败概述 | 第16-24页 |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1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 | 第17页 |
2.2.2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 | 第17页 |
2.2.3 管理舞弊与财务报表舞弊 | 第17-18页 |
2.3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3.1 舞弊三角形理论 | 第18-19页 |
2.3.2 理性经济人理论 | 第19-20页 |
2.3.3 博弈论 | 第20-21页 |
2.3.4 共生理论 | 第21-24页 |
第3章 R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 第24-29页 |
3.1 R公司概况 | 第24页 |
3.2 R公司审计失败的表现 | 第24-27页 |
3.2.1 案件始末 | 第24-25页 |
3.2.2 造假事实 | 第25页 |
3.2.3 造假手段 | 第25-27页 |
3.3 R公司审计失败后果 | 第27-29页 |
3.3.1 对被审计企业的影响 | 第28页 |
3.3.2 对会计师的影响 | 第28页 |
3.3.3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 第28页 |
3.3.4 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4章 R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4.1 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 第29-30页 |
4.1.1 公司治理不完善 | 第29页 |
4.1.2 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29页 |
4.1.3 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 第29-30页 |
4.2 外部环境方面 | 第30页 |
4.2.1 行业监管存在漏洞 | 第30页 |
4.2.2 处罚力度不够 | 第30页 |
4.3 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方面 | 第30-31页 |
4.3.1 审计独立性缺失 | 第30页 |
4.3.2 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 第30页 |
4.3.3 必要的职业怀疑态度和应有的关注未保持 | 第30-31页 |
第5章 审计失败治理与防范机制 | 第31-36页 |
5.1 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角度 | 第31-33页 |
5.1.1 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第31页 |
5.1.2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 第31-32页 |
5.1.3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 | 第32-33页 |
5.1.4 提高审计风险意识 | 第33页 |
5.2 改善公司治理机制 | 第33-34页 |
5.2.1 建立均衡的股权制度 | 第33页 |
5.2.2 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管理层激励制度 | 第33-34页 |
5.2.3 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34页 |
5.3 改善外部监管环境和监管方法 | 第34-36页 |
5.3.1 降低诉讼成本,增强处罚力度 | 第34页 |
5.3.2 改善监管方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34页 |
5.3.3 突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率 | 第34-3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