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区治理背景下的“三社联动”工作模式探究--以北京市丰台区实践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1 关于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2 关于“三社联动”的研究综述第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1 参与式观察第12-13页
        1.4.2 访谈法第13页
    1.5 理论基础第13-14页
        1.5.1 社会系统理论第13页
        1.5.2 社会资本理论第13-14页
        1.5.3 公共治理理论第14页
    1.6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1.6.1 社区治理第14-15页
        1.6.2 三社联动第15页
        1.6.3 社会组织第15-16页
第2章“三社联动”工作模式实施的背景第16-20页
    2.1 北京市“三社联动”的政策背景第16-17页
    2.2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基本概况——以北京市丰台区和义街道为例第17-20页
        2.2.1 城市社区的基本情况第17页
        2.2.2 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第17-18页
        2.2.3 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情况第18-20页
第3章“三社联动”工作模式实施的现状第20-31页
    3.1“三社联动”实施的阶段性成效第20-25页
        3.1.1“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工作模式的初步建立第20-21页
        3.1.2“三社”合力——社区为老精准化帮扶第21-22页
        3.1.3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第22-24页
        3.1.4 小结第24-25页
    3.2“三社联动”工作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5-31页
        3.2.1“三社联动”模式中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尚不突出第25-27页
        3.2.2“三社”中各主体之间自主“联动”不足第27-29页
        3.2.3 行政主导多于社会参与,社会资源引入不足第29页
        3.2.4 社区自治程度仍显不足第29-31页
第4章 完善“三社联动”模式的对策性思考第31-36页
    4.1 加强发挥社工的专业助推作用第31-33页
        4.1.1 明确社工的角色定位第31-32页
        4.1.2 社工发挥助推作用第32页
        4.1.3 加强社工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第32-33页
    4.2 拓展社区资源,促进多方参与第33页
    4.3 培育社区意识,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第33-34页
    4.4 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之间的融合与自主联动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智老人社工多维介入服务模式构建过程研究--以W机构“耆智乐颐年”项目为例
下一篇:失学青少年学业教育机会的社区再造--B市XX社区的新青年学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