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2.1 科技人才 | 第15-16页 |
2.2 成长通道 | 第16-21页 |
2.3 机制 | 第21页 |
2.4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 | 第21-22页 |
2.5 激励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石化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40页 |
3.1 中国石化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3.1.1 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3.1.2 科技人才队伍的对标分析 | 第25-26页 |
3.1.3 科技人才培养难点和趋势分析 | 第26-32页 |
3.2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3.3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37-40页 |
第4章 中国石化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框架设计 | 第40-46页 |
4.1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的内涵 | 第40-41页 |
4.1.1 科技人才欲成功有通道 | 第40页 |
4.1.2 科技人才想干事有舞台 | 第40-41页 |
4.1.3 科技人才干成事有回报 | 第41页 |
4.1.4 科技人才想发展有支持 | 第41页 |
4.2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41-43页 |
4.2.1 职位序列 | 第42-43页 |
4.2.2 选才制度 | 第43页 |
4.2.3 用才制度 | 第43页 |
4.2.4 育才制度 | 第43页 |
4.2.5 聚才制度 | 第43页 |
4.3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组成要素的关系 | 第43-44页 |
4.4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建设的组织与实现路径 | 第44-46页 |
第5章 中国石化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详细设计 | 第46-64页 |
5.1 科技人才职位序列设计 | 第46-53页 |
5.1.1 职位序列划分的原则 | 第46页 |
5.1.2 划分科技人才职位序列 | 第46-48页 |
5.1.3 增设领军专家职位层级 | 第48-51页 |
5.1.4 健全领军专家任职资格 | 第51-53页 |
5.2 科技人才成长通道运行机制 | 第53-59页 |
5.2.1 专业技术职位设置管理制度 | 第53-57页 |
5.2.2 领军专家职位选聘管理制度 | 第57页 |
5.2.3 领军专家职位聘后管理制度 | 第57-59页 |
5.2.4 领军专家职位考核管理制度 | 第59页 |
5.3 成长通道机制建设配套制度 | 第59-64页 |
5.3.1 任职资格评价制度 | 第59-61页 |
5.3.2 薪酬福利制度 | 第61-62页 |
5.3.3 培训开发制度 | 第62页 |
5.3.4 荣誉激励制度 | 第62-64页 |
第6章 中国石化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机制的实施 | 第64-68页 |
6.1 统筹领导与分级实施 | 第64页 |
6.2 规范统一与差异管理 | 第64-66页 |
6.3 横向流动与纵向成长 | 第66-67页 |
6.4 动态管理和正常晋升 | 第67-6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