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构词法论文

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偏误分析--以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俄语留学生为中心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选题缘由第8页
    1.2 理论基础第8-9页
    1.3 研究范围第9-10页
第二章 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本体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2.1 语气词的本体研究第10-11页
        2.1.1 语气词的名称规范问题第10页
        2.1.2 国内学者对语气系统的研究第10-11页
        2.1.3 单音节语气词的连用第11页
    2.2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关于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三章 汉俄语语气词对比之相同点与不同点第12-15页
    3.1 俄语语气词的概念及其分类第12页
        3.1.1 俄语语气词的概念第12页
        3.1.2 俄语语气词的分类第12页
    3.2 汉俄语气词的相同点第12-13页
    3.3 汉俄语气词的不同点第13-15页
        3.3.1 汉语语气词不同于俄语语气词的完句功能第13页
        3.3.2 俄语语气词不同于汉语语气词的其它两点简介第13-15页
第四章 俄语留学生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习得情况调查与偏误分析第15-40页
    4.1 问卷调查的目的第15页
    4.2 问卷调查的对象第15页
    4.3 问卷调查的范围第15-19页
        4.3.1 语气词“的”的调查范围第15-16页
        4.3.2 语气词“了”的调查范围第16页
        4.3.3 语气词“呢”的调查范围第16-17页
        4.3.4 语气词“吧”的调查范围第17页
        4.3.5 语气词“吗”的调查范围第17页
        4.3.6 语气词“啊”的调查范围第17-18页
        4.3.7 语气词“啊”的音变调查范围第18页
        4.3.8 单音节语气词连用的调查范围第18-19页
    4.4 问卷调查的题型第19页
    4.5 偏误情况统计第19-37页
        4.5.1 语气词“的”的偏误情况统计第19-22页
        4.5.2 语气词“了”的偏误情况统计第22-26页
        4.5.3 语气词“呢”的偏误情况统计第26-29页
        4.5.4 语气词“吧”的偏误情况统计第29-31页
        4.5.5 语气词“吗”的偏误情况统计第31-32页
        4.5.6 语气词“啊”的偏误情况统计第32-34页
        4.5.7 语气词“啊”的音变情况统计第34-36页
        4.5.8 单音节语气词连用现象的偏误情况统计第36-37页
        4.5.9 俄译汉的偏误情况统计第37页
    4.6 留学生习得语气词偏误类型第37-39页
        4.6.1 留学生习得语气词偏误类型一之误用第38页
        4.6.2 留学生习得语气词偏误类型二之漏用第38-39页
    4.7 造成俄语留学生习得语气词产生偏误的原因第39-40页
        4.7.1 母语负迁移因素第39页
        4.7.2 教师因素第39页
        4.7.3 学生因素第39-40页
第五章 对俄语留学生习得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教学建议第40-43页
    5.1 语气词“的”的教学策略第40页
    5.2 语气词“了”的教学策略第40-41页
    5.3 语气词“呢”的教学策略第41页
    5.4 语气词“吧”的教学策略第41页
    5.5 语气词“吗”的教学策略第41-42页
    5.6 语气词“啊”的教学策略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HSK六级应试策略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兰州大学文学院HSK辅导课为例
下一篇:甲烷化反应耦合水汽变换反应热力学及Ni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