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高中写作教学个性化叙事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缘起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9页
        (二) 实践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关键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1. 个性与个性化第10页
            2. 叙事第10-11页
            3. 个性化叙事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 高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研究现状第12页
            2. 高中写作叙事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高中写作教学个性化叙事缺失的现状及成因第15-20页
    第一节 个性化叙事缺失的现状第15-17页
        一、主体缺席,情感虚假第15页
        二、抄袭模仿,故事雷同第15-16页
        三、平铺直叙,结构单一第16页
        四、立意模糊,思想缺失第16页
        五、语言僵化,异口同声第16-17页
    第二节 个性化叙事缺失的成因第17-20页
        一、学生“学”的原因第17-18页
            (一) 心理上过于畏惧叙事第17页
            (二) 实践上伪个性化叙事第17-18页
        二、教师“教”的原因第18-20页
            (一) 教师指导个性化叙事写作的理论缺失第18-19页
            (二)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第19-20页
第二章 高中写作教学个性化叙事的相关理论资源第20-28页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第20-25页
        一、视角理论第20-23页
            (一) 视角的内涵第20-21页
            (二) 视角的分类第21-22页
            (三) 视角与人称第22页
            (四) 视角的作用第22-23页
        二、时序理论第23-24页
        三、节奏理论第24页
        四、信息压制理论第24-25页
    第二节 与个性化叙事相关的理论第25-28页
        一、人本主义理论第25-26页
        二、多元智能理论第26页
        三、写作思维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改进高中写作教学个性化叙事的策略第28-58页
    第一节 个性化叙事视角指导策略第28-41页
        一、叙事视角的个性化选择第28-29页
            (一) 关注拟题的对象第28页
            (二) 注意提示语内容第28-29页
            (三) 依据叙事的重心第29页
        二、叙事视角的个性化运用第29-41页
            (一) 个性化的固定限知视角第30-35页
                1. 固定限知视角下的第一人称个性化直接叙事第30-32页
                2. 固定限知视角下的第一人称个性化转述叙事第32-34页
                3. 固定限知视角下的第三人称个性化叙事第34-35页
            (二) 第二人称个性化叙事视角第35-37页
            (三) 个性化叙事视角的异化第37-41页
                1. 个性化的儿童叙事视角第37-40页
                2. 个性化的动植物叙事视角第40-41页
    第二节 个性化叙事构思指导策略第41-52页
        一、个性化叙事构思之立意的确定第42-46页
            (一) 个性化叙事的真情化第42-44页
            (二) 个性化叙事的透理性第44-46页
        二、个性化叙事构思之结构的设计第46-52页
            (一) 运用时序理论指导学生安排个性化叙事的倒叙第46-48页
            (二) 运用节奏理论指导学生处理个性化叙事的详略第48-50页
            (三) 运用压制理论指导学生设置个性化叙事的悬念第50-52页
    第三节 个性化叙事语言指导策略第52-58页
        一、质朴的个性化语言中显真情第53-54页
        二、华丽的个性化语言中融底蕴第54-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语文职场情境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下一篇:宁波市道路改造工程口译项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