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2.1 强化敏感性概述 | 第8-11页 |
2.1.1 强化敏感性、奖励敏感性与惩罚敏感性的概念界定 | 第8页 |
2.1.2 强化敏感性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8-10页 |
2.1.3 强化敏感性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2 自我控制概述 | 第11-13页 |
2.2.1 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2.2 自我控制的理论模型 | 第11-12页 |
2.2.3 强化敏感性与自我控制关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2.3 风险决策偏好概述 | 第13-17页 |
2.3.1 风险决策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3.2 风险决策的理论 | 第14页 |
2.3.3 风险决策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2.3.4 强化敏感性与风险决策偏好关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5 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关系的研究 | 第16-17页 |
3 问题提出 | 第17-19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3.2.1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3.2.2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4 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4.2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4.2.1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 | 第19-20页 |
4.2.2 自我控制量表 | 第20页 |
4.2.3 风险倾向问卷 | 第20页 |
4.3 问卷施测 | 第20页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5 研究结果 | 第21-32页 |
5.1 工具有效性分析 | 第21页 |
5.1.1 量表信度分析 | 第21页 |
5.1.2 量表效度分析 | 第21页 |
5.2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风险决策偏好的总体状况及差异分析 | 第21-24页 |
5.2.1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的总体状况 | 第22-23页 |
5.2.2 强化敏感性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学历上的的差异分析 | 第23页 |
5.2.3 自我控制及其各维度在生源地、独生与否及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5.2.4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24页 |
5.3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的相关分析 | 第24-25页 |
5.4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的回归分析 | 第25-29页 |
5.4.1 强化敏感性对冒险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5.4.2 强化敏感性对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 | 第27-29页 |
5.4.3 自我控制对冒险倾向的的回归分析 | 第29页 |
5.5 自我控制在强化敏感性和风险决策偏好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29-32页 |
5.5.1 自我控制在奖励敏感性和风险决策偏好间的中介作用 | 第29-30页 |
5.5.2 自我控制在惩罚敏感性和风险决策偏好间的中介作用 | 第30-32页 |
6 讨论与分析 | 第32-35页 |
6.1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的现状 | 第32页 |
6.2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风险决策偏好的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6.2.1 强化敏感性和风险决策偏好的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6.2.2 自我控制在强化敏感性和风险决策偏好中的作用分析 | 第33-35页 |
7 研究结论、启示与不足 | 第35-37页 |
7.1 结论 | 第35页 |
7.2 启示 | 第35页 |
7.2.1 学校方面 | 第35页 |
7.2.2 学生方面 | 第35页 |
7.3 不足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