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20页
    1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第12-13页
        1.1 抑郁的内涵第12页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的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2-13页
    2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第13-15页
        2.1 歧视知觉的内涵和测量第13-14页
        2.2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的关系第14-15页
    3 歧视知觉、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第15-18页
        3.1 友谊质量的内涵及测量第15-17页
        3.2 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第17页
        3.3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的关系第17-18页
        3.4 友谊质量在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第18页
    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本研究关注的问题第18-20页
        4.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4.2 研究问题第19页
        4.3 研究假设第19-20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 被试第20页
    2 测量工具第20-21页
        2.1 歧视知觉问卷第20页
        2.2 友谊质量问卷第20-21页
        2.3 抑郁问卷第21页
    3 施测程序第21页
    4 数据管理第21-22页
    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2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2-29页
    1 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友谊质量和抑郁的基本特点第22-24页
    2 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友谊质量与抑郁之间的相关第24页
    3 友谊质量在个体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24-27页
        3.1 个体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抑郁的直接预测作用第24-25页
        3.2 友谊质量在个体歧视知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5-27页
    4 友谊质量在群体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27-29页
        4.1 群体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抑郁的直接预测作用第27页
        4.2 友谊质量在群体歧视知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7-29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29-36页
    1 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友谊质量和抑郁的基本特点第29-32页
        1.1 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的基本特点第29-31页
        1.2 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的基本特点第31页
        1.3 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基本特点第31-32页
    2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的关系第32-33页
    3 友谊质量在歧视知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第33-34页
    4 本研究对促进儿童情绪适应的教育建议第34-35页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建议第35-36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第41-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态甲醛暴露对Bal b/c小鼠内源性褪黑素代谢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亲子依恋和自我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