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粮食补贴政策的状况 | 第15-21页 |
·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 | 第15-17页 |
·粮食补贴政策的内容概述 | 第17-21页 |
第3章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框架 | 第21-25页 |
·政策绩效审计的概念框架 | 第21页 |
·政策绩效审计的目标设定 | 第21-22页 |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的操作程序 | 第22页 |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的方法 | 第22-25页 |
第4章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审计评价 | 第25-45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基本概况 | 第25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审计目标设定 | 第25-26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定 | 第26-32页 |
·基于AHP法确定万州区粮食补贴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 | 第32-37页 |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37-39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40-45页 |
第5章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审计分析结果 | 第45-49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粮食安全绩效审计评估 | 第45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经济绩效审计评估 | 第45-47页 |
·万州区粮食补贴政策农业水平绩效审计评估 | 第47-49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增加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 | 第49页 |
·加大农机技术的推广,引进高校专业人才 | 第49页 |
·应尽快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 第49页 |
·进一步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利 | 第49-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5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