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2.3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29页 |
2.1 垂直专业化的内涵和测算 | 第20-22页 |
2.2 国际垂直专业化影响就业的理论机制 | 第22-24页 |
2.3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达国家(地区)就业市场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的影响 | 第25-27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7-29页 |
3 国际垂直专业化影响就业的理论机制 | 第29-36页 |
3.1 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就业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3.2 国际垂直专业化影响就业的传导路径 | 第31-36页 |
3.2.1 直接传导路径 | 第31-34页 |
3.2.2 间接传导路径 | 第34-36页 |
4 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测算和就业市场现状 | 第36-49页 |
4.1 我国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算 | 第36-44页 |
4.1.1 垂直专业化指标的测度 | 第36-38页 |
4.1.2 产业维度上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测算 | 第38-41页 |
4.1.3 空间维度上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测算 | 第41-44页 |
4.2 我国就业市场的现状 | 第44-49页 |
4.2.1 产业维度上的就业市场 | 第44-47页 |
4.2.2 空间维度上的就业市场 | 第47-49页 |
5 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就业效应:基于产业维度 | 第49-59页 |
5.1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第49-52页 |
5.1.1 模型构建 | 第49-51页 |
5.1.2 数据来源和分析 | 第51-52页 |
5.2 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52-56页 |
5.2.1 高技术行业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52-55页 |
5.2.2 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55-56页 |
5.3 全部行业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56-59页 |
6 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就业效应:基于空间维度 | 第59-67页 |
6.1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第59-61页 |
6.1.1 模型设定 | 第59-60页 |
6.1.2 数据来源 | 第60-61页 |
6.2 东中西部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61-64页 |
6.2.1 东部地区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61-62页 |
6.2.2 中部地区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62-63页 |
6.2.3 西部地区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63-64页 |
6.3 我国省市整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64-67页 |
6.3.1 我国省市整体就业情况的研究 | 第64-65页 |
6.3.2 我国省市整体就业结构的研究 | 第65-67页 |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7-7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8-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