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 第9-10页 |
(二)高职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 第10页 |
(三)选取山东省作为个案研究的考虑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第16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高职院校 | 第16页 |
(二)青年教师 | 第16-17页 |
(三)实践教学能力 | 第17页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 第22-30页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22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2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2页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 第30-31页 |
二、实践教学设计滞后,缺少专业相关知识的储备 | 第31-32页 |
三、实践教学实施能力欠缺,教学模式选择单一 | 第32-33页 |
四、实践教学评价能力不高,不注重教学反思 | 第33页 |
五、自我发展受阻,培训意愿不强烈 | 第33-35页 |
第五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探析 | 第35-42页 |
一、青年教师自身因素 | 第35-36页 |
(一)提升自身能力意识不强,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 第35页 |
(二)知识结构单一,缺少专业教学理论 | 第35-36页 |
(三)生存压力增多,加剧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 | 第36页 |
二、学校环境因素 | 第36-38页 |
(一)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存在偏差 | 第36-37页 |
(二)培养机制不健全,培训效果不理想 | 第37-38页 |
(三)文化氛围不浓厚,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创新 | 第38页 |
三、社会环境因素 | 第38-42页 |
(一)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保障力度不够 | 第39页 |
(二)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资源保障 | 第39-40页 |
(三)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机会 | 第40-42页 |
第六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 第42-50页 |
一、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对策 | 第42-44页 |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认识 | 第42页 |
(二)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 第42-43页 |
(三)完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 第43-44页 |
二、学校方面的促进措施 | 第44-47页 |
(一)完善考评制度,提高教学效能 | 第44页 |
(二)健全学校培养机制,提升培训效果 | 第44-45页 |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能力 | 第45-46页 |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融洽的组织文化 | 第46-47页 |
三、政府方面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一)发挥政府的牵线搭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 第47页 |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源保障 | 第47-48页 |
(三)发挥行业企业的引导作用,疏通青年教师学习渠道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附录 1 | 第55-57页 |
附录 2 | 第57页 |
附录 3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1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