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1 绪论 | 第17-31页 |
| ·徐州地理概况 | 第17-22页 |
| ·本文所涉及徐州各乡镇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 ·行政区划 | 第18-19页 |
| ·建置沿革 | 第19-22页 |
| ·徐州方言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 ·描写和比较的方法 | 第22-23页 |
| ·历史比较法 | 第23-24页 |
| ·社会语言学方法 | 第24页 |
| ·地理语言学和实验语音学方法 | 第24-25页 |
| ·已有研究述评 | 第2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25-26页 |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 ·调查过程和调查点分布 | 第26-30页 |
| ·调查过程 | 第26-27页 |
| ·调查点分布 | 第27-30页 |
| ·本文所用的音标和符号说明 | 第30-31页 |
| 2 徐州方言语音项目考察 | 第31-47页 |
| ·徐州方言声母特征 | 第31-38页 |
| ·古知庄章组与精组字读音对比(丝—师、三—山、从—虫、增—争) | 第31-32页 |
| ·古精组合.洪音字今读 | 第32-35页 |
| ·古非组和晓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对比(飞—灰、冯—红、符—胡) | 第35-36页 |
| ·章组与非组三等字读音对比(树—富、叔—斧) | 第36页 |
| ·古日母字今读 | 第36-37页 |
| ·“微”类声母的读音 | 第37-38页 |
| ·徐州方言韵母特征 | 第38-41页 |
| ·古蟹、臻摄合.端组和精组字韵母的读音(队、腿、最、岁、孙) | 第38-39页 |
| ·山摄合.一等入声匣母字“活”的读音 | 第39-40页 |
| ·部分通摄和曾摄字的读音对比(东—登、同—腾) | 第40-41页 |
| ·徐州方言声调特征 | 第41-47页 |
| 3 徐州方言词汇项目考察 | 第47-77页 |
| ·天文 | 第47-52页 |
| ·太阳 | 第47-48页 |
| ·月亮 | 第48-50页 |
| ·流星 | 第50-51页 |
| ·冰雹 | 第51-52页 |
| ·动物 | 第52-57页 |
| ·喜鹊 | 第52-53页 |
| ·蛇 | 第53-54页 |
| ·公猫 | 第54-55页 |
| ·母猫 | 第55页 |
| ·公狗 | 第55-56页 |
| ·鸭子 | 第56-57页 |
| ·植物 | 第57-63页 |
| ·高粱 | 第57-58页 |
| ·辣椒 | 第58-59页 |
| ·甘薯 | 第59-60页 |
| ·向日葵 | 第60-61页 |
| ·玉米 | 第61-62页 |
| ·花生 | 第62-63页 |
| ·饮食 | 第63-65页 |
| ·晚饭 | 第64页 |
| ·粉丝 | 第64-65页 |
| ·亲属称谓 | 第65-72页 |
| ·父亲 | 第65-66页 |
| ·母亲 | 第66-67页 |
| ·祖父 | 第67-68页 |
| ·伯父 | 第68-69页 |
| ·叔父 | 第69-70页 |
| ·外祖父 | 第70-71页 |
| ·老婆 | 第71-72页 |
| ·其他 | 第72-77页 |
| ·被子 | 第72-73页 |
| ·烫手 | 第73-74页 |
| ·坏 | 第74-77页 |
| 4 徐州方言语法项目考察 | 第77-83页 |
| ·不知道 | 第77-78页 |
| ·回家 | 第78-79页 |
| ·锅溢了 | 第79-80页 |
| ·反复问句考察 | 第80-83页 |
| 5 徐州方言民俗项目考察 | 第83-95页 |
| ·婚姻民俗 | 第83-85页 |
| ·回门 | 第83-84页 |
| ·回门是否在娘家住 | 第84-85页 |
| ·生育民俗 | 第85-89页 |
| ·谁去娘家报喜 | 第85-86页 |
| ·满月酒的名称 | 第86-88页 |
| ·鸡蛋颜色男女是否有区别 | 第88-89页 |
| ·丧葬民俗 | 第89-90页 |
| ·女眷是否参加下葬 | 第89-90页 |
| ·其他 | 第90-95页 |
| ·70岁是否过寿 | 第90-91页 |
| ·当地有无父 51、母47岁之年不娶儿媳之说 | 第91-92页 |
| ·当地是否流行梆子戏 | 第92-95页 |
| 6 结语 | 第95-105页 |
| ·徐州地区方言的分界及划分标准 | 第95-100页 |
| ·非语言因素对徐州方言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徐州地区语言呈过渡状态 | 第102-103页 |
| ·徐州地区语言分区的例外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 附录一 各县(市)音系 | 第111-121页 |
| 附录二 调查表 | 第121-129页 |
| 表一 发音人信息调查表 | 第121-122页 |
| 表二 基本音系调查表 | 第122-125页 |
| 声调 | 第122-123页 |
| 声母 | 第123-124页 |
| 韵母 | 第124-125页 |
| 表三 语音特点调查表 | 第125-126页 |
| 表四 词汇调查条目 | 第126-127页 |
| 表五 民俗事项调查表 | 第127-129页 |
| 附录三 发音人信息表 | 第129-135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5-13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