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供应链融资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供应链融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供应链融资理论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供应链与供应链融资 | 第14-15页 |
一、供应链 | 第14页 |
二、供应链融资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供应链融资与传统信贷模式的区别 | 第15-16页 |
一、融资模式特点比较 | 第15页 |
二、银行和融资企业的关系比较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供应链融资优势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 第18-26页 |
第一节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模式 | 第18-20页 |
一、应付账款融资模式 | 第18页 |
二、应付账款融资模式运行过程 | 第18-19页 |
三、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生产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存货融资模式 | 第20-22页 |
一、存货融资模式 | 第20页 |
二、存货融资模式运行过程 | 第20-21页 |
三、存货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22-24页 |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22页 |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运行过程 | 第22-23页 |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 第23-24页 |
第四节 供应链融资三种模式的分析比较 | 第24-26页 |
一、三种融资模式的相同点 | 第24页 |
二、三种融资模式的差异点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法分类模型的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建立贝叶斯分类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一、贝叶斯分类模型 | 第26页 |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描述指标数据与应用模型步骤 | 第27-30页 |
一、描述指标数据 | 第27-29页 |
二、应用模型评估信用风险步骤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信用风险评价在中小板企业的应用 | 第30-33页 |
第一节 公司背景介绍 | 第30-31页 |
一、企业概况 | 第30页 |
二、授信方案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信用风险评价案例研究 | 第31-33页 |
一、风险评估步骤 | 第31-32页 |
二、案例分析与结论 | 第32-3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33-36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33-34页 |
一、供应链融资帮助了中小企业融资和降低了信贷风险 | 第33页 |
二、基于贝叶斯法分类模型的信用风险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34-36页 |
一、改善融资环境和简化业务流程 | 第34页 |
二、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