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5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不足 | 第14-15页 |
2 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保证保险简介 | 第15-17页 |
·保证保险的涵义及特征 | 第15-16页 |
·国内外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信息经济学理论 | 第18-20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重要性分析 | 第20-27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0-22页 |
·内源融资现状 | 第20-21页 |
·外源融资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意义 | 第22-27页 |
·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 第23-24页 |
·减小银行的贷款风险 | 第24-25页 |
·拓展新的保险业务领域 | 第25-27页 |
4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运行机制 | 第27-36页 |
·国外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运行现状 | 第27-29页 |
·日本 | 第27-28页 |
·美国 | 第28页 |
·韩国 | 第28-29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9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运行模式选择 | 第29-31页 |
·我国担保体系建立情况 | 第29-3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试点情况 | 第3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模式的选择 | 第30-31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31-36页 |
·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运行流程 | 第31-32页 |
·审查机制 | 第32-33页 |
·定价机制 | 第33页 |
·风险分担机制 | 第33-34页 |
·监管和补偿机制 | 第34-36页 |
5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定价机制的研究 | 第36-49页 |
·定价模型 | 第36-39页 |
·定价模型的选取 | 第36-37页 |
·信用度量术模型简介 | 第37-39页 |
·研究数据 | 第39页 |
·定价研究 | 第39-47页 |
·信用转移矩阵 | 第40-42页 |
·折算因子 | 第42-43页 |
·违约率 | 第43-44页 |
·保额损失的期望值 | 第44-45页 |
·纯费率计算 | 第45-46页 |
·附加费率和总费率 | 第46-47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6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的建议 | 第49-54页 |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的制约因素 | 第49-50页 |
·我国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评级机制 | 第49页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9-50页 |
·保险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的建议 | 第50-54页 |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评级机制 | 第50-51页 |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 第51-52页 |
·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