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关系新视角:国企与民企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0-12页 |
·可能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7页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3-14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14-15页 |
·博弈理论 | 第15-17页 |
·企业政商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3 政商关系利弊得失分析 | 第21-27页 |
·政商关联、政商一体的内在缘由 | 第21-23页 |
·政商关联为民企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 | 第21-22页 |
·政商一体方便国企调节国计民生 | 第22-23页 |
·政商关系扭曲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 第23-27页 |
·“帮助之手”也可能是“掠夺之手” | 第23-24页 |
·市场化进程倒逼国企转型,政商分离迫在眉睫 | 第24-27页 |
4 政商博弈模型演进 | 第27-34页 |
·政商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27-32页 |
·模型描述 | 第27页 |
·模型建立 | 第27-31页 |
·模型结论 | 第31-32页 |
·政商合作博弈模型 | 第32-34页 |
5 政商关系新的路径选择 | 第34-46页 |
·民企新政商:规则博弈与合作博弈 | 第34-39页 |
·制度构建与规则设定 | 第34-36页 |
·政府与民营企业互利共赢 | 第36-38页 |
·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以万达集团为例 | 第38-39页 |
·国企新政商:解除政商一体,引入竞争元素 | 第39-46页 |
·产权界定与组织构建 | 第39-42页 |
·健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代理机制 | 第42-43页 |
·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升投入产出比 | 第43-44页 |
·政府的“无为而治”——以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为例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