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交往 | 第13页 |
(二)网络交往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三)访谈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29页 |
一、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 | 第15页 |
二、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分析 | 第15-22页 |
(一)中职生网络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15-20页 |
1.中职生的网络交往方式 | 第15-16页 |
2.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工具和时间 | 第16-18页 |
3.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内容 | 第18-19页 |
4.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对象 | 第19-20页 |
(二)中职生网络交往的特征 | 第20-22页 |
1.迷恋网络甚至具有网瘾现象 | 第20页 |
2.情感的随意性较大 | 第20-22页 |
3.交往形式倾向于匿名、不负担和无责任 | 第22页 |
三、网络交往对中职生的影响 | 第22-29页 |
(一)积极影响 | 第22-25页 |
1.丰富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第22-23页 |
2.扩大中职生的交往范围 | 第23页 |
3.增强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第23-24页 |
4.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 第24-25页 |
(二)消极影响 | 第25-29页 |
1.网络交往会形成中职生的双重性格 | 第25页 |
2.网络交往会影响中职生的道德发展方向 | 第25-26页 |
3.网络交往会淡化中职生的现实交往 | 第26-27页 |
4.网络交往会影响中职生的安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职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对策研究 | 第29-34页 |
一、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 第29-31页 |
(一)把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引入学校德育内容 | 第29页 |
(二)提高安全观念 | 第29-30页 |
(三)引导中职生培养自律意识 | 第30-31页 |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第31页 |
三、通过网络增强对中职生的正确引导 | 第31-32页 |
四、帮助中职生处理好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第32页 |
五、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A 中职生网络交往状况调查问卷 | 第37-40页 |
附录B 关于网络交往状况的访谈提纲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