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高速抓取并联机器人生产线快速标定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运动学标定第10-12页
     ·机器人视觉的应用第12页
     ·摄像机标定技术第12-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视觉测量法研究第15-26页
   ·引言第15页
   ·基于视觉测量的并联机器人末端位置测量方案第15-16页
   ·基于像素当量的单目视觉测量法第16-21页
     ·摄像机小孔模型第16-18页
     ·基于像素当量的单目视觉系统标定第18-20页
     ·成像主点标定第20-21页
   ·基于单目视觉的机器人末端平面位置测量第21-23页
   ·视觉测量精度分析第23页
   ·视觉系统定位精度实验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并联机器人快速标定研究第26-41页
   ·引言第26页
   ·机构简介与误差源分析第26-27页
   ·24 参数误差建模第27-33页
     ·建立标定坐标系第28-29页
     ·24 项参数位置逆解第29页
     ·24 项参数位置正解第29-31页
     ·24 项参数误差映射模型第31-32页
     ·24 参数误差灵敏度分析第32-33页
   ·15 项参数误差建模第33-37页
     ·15 项参数位置逆解第33-34页
     ·15 参数位置正解第34-36页
     ·15 项参数误差映射模型第36-37页
   ·误差测量与辨识及补偿第37-40页
     ·基于单目视觉测量的参数辨识模型第37-38页
     ·误差补偿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机器人运动学标定仿真与实验第41-50页
   ·引言第41页
   ·运动学标定仿真第41-43页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实验第43-48页
     ·标定靶的设计第43-44页
     ·并联机器人标定前位置精度实验第44-45页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实验第45-48页
     ·并联机器人标定后位置精度实验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并联机器人生产线位置标定研究第50-54页
   ·引言第50页
   ·生产线位置标定研究第50-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全文结论第54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2-、3-、4自由度高速并联机械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机器人示教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