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MIT 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 ·国外其它研究 | 第19-20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吸附式叶片数值分析方法 | 第24-39页 |
| ·吸附式压气机优化设计软件平台 | 第24-25页 |
| ·数值最优化 | 第25-27页 |
| ·叶型/叶片参数化 | 第27-29页 |
| ·二维叶型参数化方法 | 第27-28页 |
| ·三维叶片参数化方法 | 第28-29页 |
| ·正问题流场计算 | 第29-32页 |
| ·网格生成 | 第29-30页 |
| ·流场计算 | 第30-32页 |
| ·目标函数设定 | 第32-33页 |
| ·商用 CFD 软件 NUMECA | 第33-34页 |
| ·叶片表面吸气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34-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转子叶片优化设计 | 第39-74页 |
| ·吸附式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 | 第39-41页 |
| ·S2 流面通流设计 | 第41-48页 |
| ·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 ·吸附式叶型损失模型建立方法 | 第42-44页 |
| ·优化算例 | 第44-46页 |
| ·高负荷吸附式转子 S2 流面通流设计 | 第46-48页 |
| ·S1 流面叶型设计 | 第48-61页 |
| ·S1 流面初始叶型设计 | 第49-50页 |
| ·吸附式回转面叶型优化设计 | 第50-56页 |
| ·回转面叶型径向积叠及三维流场分析 | 第56-61页 |
| ·吸附式压气机转子反馈设计 | 第61-69页 |
| ·吸附式压气机转子叶片三维优化设计 | 第69-72页 |
| ·三维叶片优化参数设置 | 第69-70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吸气参数、吸气方式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性能的影响 | 第74-87页 |
| ·吸气位置、吸气系数对任意回转面叶栅流动的影响 | 第74-78页 |
| ·吸气位置对任意回转面叶栅性能的影响 | 第74-77页 |
| ·吸气系数对任意回转面叶栅性能的影响 | 第77-78页 |
| ·组合抽吸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性能的影响 | 第78-85页 |
| ·吸气方案 | 第78-80页 |
| ·轮毂周向开缝对叶片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 ·机匣周向开缝对叶片性能的影响 | 第81-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五章 吸附式压气机静子叶片设计技术探索 | 第87-99页 |
| ·静子 S2 流面通流设计 | 第87-89页 |
| ·静子 S1 流面叶型设计 | 第89-95页 |
| ·S1 流面初始叶型生成与叶型修改 | 第89-91页 |
| ·S1 流面叶型积叠与三维流场分析 | 第91-95页 |
| ·静子端壁区流动控制 | 第95-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总结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