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线路振动论文

基于UM的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振动理论第15-36页
   ·桥梁结构动力学方程第15-18页
   ·桥梁结构动力方程的数值积分方法第18-23页
     ·Winlson-θ法和线性加速度法第19-20页
     ·Newmark-β法第20-21页
     ·振型叠加法第21-23页
   ·弹性结构在多体系统中运动方程第23-26页
     ·弹性体在多体系统中运动方程第23-25页
     ·弹性结构在多体系统中运动方程第25-26页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激励源第26-33页
     ·轨道几何不平顺第26-30页
     ·轨道不平顺的功率谱统计第30-33页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运动方程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车梁-轨道-桥梁系统安全性及舒适性评价标准第36-50页
   ·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标准第36-43页
     ·车辆运行安全性标准第36-39页
     ·车辆运行平稳性标准第39-43页
   ·桥梁动力性能评定及标准第43-49页
     ·桥梁自振频率第44-45页
     ·桥梁振幅和加速度第45-46页
     ·桥梁变形限值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仿真模型第50-64页
   ·仿真软件简介第50-53页
     ·Universal Mechanism仿真软件第50-52页
     ·ANSYS仿真软件第52-53页
   ·仿真模型第53-63页
     ·车辆模型第53-58页
     ·轨道模型第58-61页
     ·桥梁模型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第64-100页
   ·UM软件和ANSYS软件仿真集成第64-69页
     ·UM软件和ANSYS软件联合仿真方法第64-66页
     ·UM软件和ANSYS软件的数据交换原理第66-69页
   ·沙河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振动仿真分析第69-78页
     ·仿真工况第69页
     ·沙河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仿真结果第69-73页
     ·沙河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典型时程曲线第73-77页
     ·沙河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仿真结果分析第77-78页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振动仿真分析第78-98页
     ·工程概况第79页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模型建立第79-85页
     ·仿真工况第85-86页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仿真结果第86-93页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仿真结果分析第93-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结论第100-101页
   ·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冻胀融沉试验研究
下一篇:板式轨道温度应力与振动特性关系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