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 教育思想的界定 | 第13-14页 |
2.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 | 第14-15页 |
(四) 研究价值 | 第15-16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 第18-25页 |
(一)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内容 | 第18-21页 |
1. 程红兵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 | 第18-19页 |
2.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 第19-20页 |
3. 程红兵“识、情、能、德”俱全的教师素质论 | 第20-21页 |
(二)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21-25页 |
1. 与魏书生相比程红兵的教育思想特点 | 第21-23页 |
2. 与李镇西相比程红兵的教育思想特点 | 第23-25页 |
二、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25-29页 |
(一)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价值 | 第25-26页 |
(二)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局限 | 第26-29页 |
1. 对语文教师人格作用的认识不足 | 第26-27页 |
2. 人格环境方面的探讨单薄 | 第27-29页 |
三、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 | 第29-36页 |
(一)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内部因素 | 第29-32页 |
1. 个人经历 | 第29-30页 |
2. 教育教学实践 | 第30-31页 |
3. 个人的学习与质疑 | 第31-32页 |
(二)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 | 第32-36页 |
1. 关键事件 | 第32-33页 |
2. 关键人物 | 第33-34页 |
3. 社会与时代的影响 | 第34-36页 |
四、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与展望 | 第36-41页 |
(一)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 第36-40页 |
1. 语文教师教育要关注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个性的形成 | 第36-38页 |
2. 语文教师教育要重视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 | 第38-40页 |
(二)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师教育的展望 | 第40-41页 |
1. 语文教育思想层出不穷 | 第40页 |
2. 语文教育研究方兴未艾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