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65页 |
第一节 隐语的域界 | 第14-33页 |
·隐语是人类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现象 | 第14-15页 |
·隐语的定义 | 第15-18页 |
·隐语的性质与称谓 | 第18-22页 |
·隐语与相关术语的区分 | 第22-31页 |
·隐语的分类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汉语隐语研究综述 | 第33-56页 |
·汉语隐语研究的历史分期 | 第33-36页 |
·“发展与繁荣阶段”汉语隐语研究综述 | 第36-56页 |
第三节 汉语商业隐语 | 第56-65页 |
·商业隐语概述 | 第56-58页 |
·汉语商业隐语研究综述 | 第58-60页 |
·本选题研究的语料来源 | 第60页 |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60-62页 |
·研究方案 | 第62-63页 |
·研究方法 | 第63-65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商业基本隐语行业概貌 | 第65-113页 |
第一节 衣着类商业隐语 | 第65-70页 |
·纺织品及加工类隐语 | 第65-68页 |
·服装及加工类隐语 | 第68-69页 |
·鞋帽及加工类隐语 | 第69-70页 |
第二节 饮食类商业隐语 | 第70-79页 |
·副食品加工与销售类商业隐语 | 第70-72页 |
·餐饮类商业隐语 | 第72-75页 |
·蔬菜水果经营类商业隐语 | 第75-76页 |
·鱼肉类加工与销售隐语 | 第76-78页 |
·粮食、食品类加工与销售隐语 | 第78-79页 |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类隐语 | 第79页 |
第三节 加工制造类商业隐语 | 第79-88页 |
·生活用品加工、制造与修理类隐语 | 第79-83页 |
·金属冶炼、加工与销售隐语 | 第83-85页 |
·文化商品制造隐语 | 第85-87页 |
·工具加工与制造隐语 | 第87-88页 |
第四节 建筑类商业隐语 | 第88-91页 |
·原材料类隐语 | 第88-89页 |
·建造类隐语 | 第89-90页 |
·装潢类隐语 | 第90-91页 |
第五节 医药类商业隐语 | 第91-96页 |
·行医类商业隐语 | 第91-93页 |
·药材销售类商业隐语 | 第93-96页 |
第六节 瓷器、古玩类商业隐语 | 第96-99页 |
·瓷器类商业隐语 | 第96-97页 |
·古玩收藏、加工与销售类商业隐语 | 第97-99页 |
第七节 典当、金融类商业隐语 | 第99-100页 |
·典当类商业隐语 | 第99页 |
·金融类商业隐语 | 第99-100页 |
第八节 其他类商业隐语 | 第100-110页 |
·休闲娱乐隐语 | 第100-102页 |
·生活服务隐语 | 第102-110页 |
第九节 工商业通用类商业隐语 | 第110-111页 |
·工商业通用隐语 | 第110页 |
·商业通用隐语 | 第110-111页 |
第十节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商业基本隐语结构与造词研究 | 第113-206页 |
第一节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的结构分析 | 第113-132页 |
·单纯隐语 | 第114-117页 |
·合成隐语 | 第117-131页 |
·短语隐语 | 第131-132页 |
第二节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造词法(一) | 第132-153页 |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的造词手段 | 第132-136页 |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造词法的分类与规律 | 第136-153页 |
第三节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造词法(二) | 第153-198页 |
·直接指代造词法 | 第154-181页 |
·修辞指代造词法 | 第181-194页 |
·文化指代造词法 | 第194-196页 |
·语义指代造词法 | 第196-19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98-206页 |
·隐语结构小结 | 第198-199页 |
·隐语造词小结 | 第199-206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商业数词隐语研究 | 第206-243页 |
第一节 商业数词隐语概貌 | 第206-227页 |
·商业数词隐语的行业分布 | 第206-223页 |
·商业数词隐语的地域分布 | 第223-227页 |
第二节 商业数词隐语造词法研究 | 第227-240页 |
·商业数词隐语的造词手段 | 第227页 |
·商业数词隐语的造词法 | 第227-24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40-243页 |
第五章 现代汉语隐语个案“调侃子”研究 | 第243-280页 |
第一节 关于“调侃子” | 第243-246页 |
·“调侃子”的发现与调查 | 第243-244页 |
·“调侃子”的表现形式与相关概念 | 第244-246页 |
第二节 “调侃子”的运用及“侃子”造词的对比分析 | 第246-266页 |
·运用情况不同 | 第246-248页 |
·词语形式不同 | 第248-256页 |
·造词手段不同 | 第256-258页 |
·造词法分析 | 第258-266页 |
第三节 两种“调侃子”的接触、融合与发展 | 第266-278页 |
·“汉用调侃子”起源于世俗文化的“歇后”形式 | 第266-270页 |
·“回用调侃子”起源于世俗文化的“调侃”形式 | 第270-275页 |
·“街滑子腔”是不同世俗文化形式在马头镇的有机融合 | 第275-276页 |
·两种“调侃子”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趋势 | 第276-27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78-280页 |
第六章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研究 | 第280-317页 |
第一节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的内容、版本及影响 | 第280-302页 |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内容简介 | 第280-294页 |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的版本 | 第294-297页 |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的影响 | 第297-302页 |
第二节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考辨 | 第302-316页 |
·作者考辨 | 第302-306页 |
·使用地域考辨 | 第306-31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16-317页 |
第七章 现代汉语商业隐语造词理据分析及辞书勘误 | 第317-425页 |
第一节 汉语商业基本隐语造词理据汇释 | 第317-396页 |
第二节 辞书商业隐语词条勘误 | 第396-425页 |
·《中华隐语大全》商业隐语词条勘误 | 第396-400页 |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商业隐语词条勘误 | 第400-402页 |
·《中国秘密语大辞典》商业隐语词条勘误 | 第402-419页 |
·多种辞书商业隐语词条汇勘 | 第419-425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425-434页 |
· | 第425-434页 |
·汉语隐语研究的结论 | 第425-430页 |
·汉语隐语研究的难点 | 第430-431页 |
·汉语隐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1-432页 |
·汉语隐语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432-434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42页 |
附录 | 第442-454页 |
附录 1 分析造词法和造词理据的汉语商业基本隐语 | 第442-450页 |
附录 2 校勘的汉语商业基本隐语 | 第450-454页 |
致谢 | 第454-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456-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