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曲率传感器特性与重构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自适应光学中的波前传感技术 | 第14-16页 |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需求 | 第14-15页 |
·波前传感技术 | 第15-16页 |
·波前曲率传感技术 | 第16-20页 |
·波前曲率传感技术的发展 | 第16-18页 |
·波前曲率重构算法介绍 | 第18-19页 |
·波前曲率传感器传输距离选取 | 第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波前曲率传感技术的理论分析 | 第22-41页 |
·波前曲率传感器的理论分析 | 第22-29页 |
·波前曲率传感器原理 | 第22-26页 |
·光强传输方程与波前曲率传感技术 | 第26-28页 |
·对波前曲率传感器的进一步理解 | 第28-29页 |
·实现波前曲率传感器的几种方式 | 第29-32页 |
·波前曲率传感器频率分析 | 第32-40页 |
·几何光学近似对传输距离的要求 | 第32-33页 |
·波前曲率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 第33-35页 |
·光强测量噪声的影响 | 第35-36页 |
·传输距离的选取原则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本征函数波前曲率重构算法 | 第41-65页 |
·曲率传感器波前重构算法介绍 | 第41-42页 |
·本征函数波前曲率重构算法 | 第42-47页 |
·本征函数法介绍 | 第42-43页 |
·常见规则区域的本征函数 | 第43-47页 |
·Zernike 多项式和圆谐振函数 | 第47-49页 |
·本征函数法实现波前重构数值模拟 | 第49-57页 |
·不同形状光瞳的波前重构模拟 | 第50-55页 |
·光强测量噪声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不同光瞳上的相位测量初步实验结果 | 第57-62页 |
·本征函数法和 Green 函数法的关系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本征函数波前斜率重构算法 | 第65-86页 |
·常见的波前斜率传感器 | 第65-67页 |
·波前斜率重构算法介绍 | 第67-68页 |
·本征函数斜率重构算法数值模拟 | 第68-73页 |
·本征函数和 Zernike 多项式梯度 | 第68-71页 |
·本征函数波前斜率重构算法模拟 | 第71-73页 |
·模式耦合与混淆 | 第73-85页 |
·模式法介绍 | 第74-76页 |
·模式耦合与混淆 | 第76-78页 |
·Zernike 多项式和圆谐振函数比较 | 第78-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算法研究 | 第86-100页 |
·天文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 | 第86-87页 |
·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模拟 | 第87-93页 |
·曲率型变形镜的模拟 | 第88-90页 |
·波前校正算法介绍 | 第90页 |
·Zernike 多项式校正效果 | 第90-93页 |
·光瞳面上光强不均匀带来的影响 | 第93-95页 |
·光瞳面上光强为高斯分布 | 第93-94页 |
·光瞳面上光强存在随机噪声 | 第94-95页 |
·适用于光栅型曲率传感器的波前校正算法 | 第95-99页 |
·整体校正算法介绍 | 第96-97页 |
·对 Zernike 像差的校正效果 | 第97-98页 |
·整体法与分区法效果比较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100-101页 |
·主要创新点说明 | 第101-102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