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与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5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2页
     ·有利于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第9-10页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第10页
     ·有利于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10-11页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第11页
     ·有利于重塑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2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理论基础第15-18页
   ·哲学基础第15-16页
     ·康德和胡塞尔的“先验”理论第15页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意义即用法”第1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5-16页
   ·心理学基础第16-17页
     ·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6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教育学基础第17-18页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第17页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第17-18页
3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第18-23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第18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第18-20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课程基本理念”中的陈述第18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课程性质”中的体现第18-19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第19-20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活动建议”中的体现第20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第20-23页
4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3-36页
   ·问卷调查第23-33页
     ·调查目的第23页
     ·问卷的内容设计第23-24页
     ·调查对象及问卷回收情况第2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33页
     ·分析小结第33页
   ·访谈调查第33-36页
     ·访谈目的第33页
     ·访谈对象第33-34页
     ·访谈记录第34-35页
     ·访谈调查分析第35-36页
5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实施策略第36-46页
   ·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第36页
   ·建立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模式第36-37页
   ·创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资源库第37-40页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地理知识第37-39页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第39-40页
     ·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地理信息第40页
   ·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境第40-42页
     ·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第40页
     ·运用生活化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第40-41页
     ·运用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第41-42页
     ·运用特殊日期和地理节日创设教学情境第42页
   ·开展生活化的地理训练第42-46页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第42-43页
     ·布置生活化的地理作业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下一篇: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