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第一章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涵义与依据 | 第15-23页 |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涵义 | 第15-18页 |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依据 | 第18-23页 |
第二章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价值取向 | 第23-29页 |
·陶冶人文精神,培养意志品质 | 第23-25页 |
·语文知识、智力、能力同步教学,和谐发展 | 第25-27页 |
·教学相长,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特点 | 第29-43页 |
·素养性特点 | 第29-32页 |
·情境性特点 | 第32-35页 |
·启发性特点 | 第35-37页 |
·兴趣性特点 | 第37-39页 |
·序列性特点 | 第39-40页 |
·创新性特点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中学古代诗文导读教学艺术的基本方法 | 第43-53页 |
·悬念法 | 第43-45页 |
·评析法 | 第45-47页 |
·诵记法 | 第47-48页 |
·诊断法 | 第48-50页 |
·研究法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
勘误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