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一、绪论第9-18页
 (一)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 研究缘由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 国内研究第11-14页
  2. 国外研究第14-15页
 (三)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1. 高职第15-16页
  2. 创业教育第16页
  3. 教学体系第16页
 (四)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第16-18页
  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页
  3. 研究途径第17-18页
二、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现状第18-28页
 (一) 课程实施层面第18-21页
  1. 应然的创业教育课程第18-19页
  2. 实然的创业教育课程第19-20页
  3. 课程设置的内容第20-21页
 (二) 效果评价层面第21-24页
  1. 当前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第21-23页
  2. 高职创业教育评价的纬度第23-24页
 (三) 实施保障层面第24-28页
  1. 实施保障的要素第24-26页
  2. 实施保障的层面第26-28页
三、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第28-37页
 (一) 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历程第28-30页
  1. “三个面向”办学思想的确立阶段第28-29页
  2. “创学结合”办学思想的确立阶段第29-30页
 (二) 创学结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第30-33页
  1. 理论基础第31-32页
  2. 现实依据第32-33页
 (三) 创学结合给工商学院带来的转变第33-37页
  1. “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第34页
  2. 散漫的学生到充实的学生第34-35页
  3. 学生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第35-37页
四、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第37-45页
 (一) 创学结合的课程特点第37-38页
  1. 分层的课程体系第37-38页
  2. 注重实践性课程教学第38页
 (二) 创学结合的效果评价第38-42页
  1. 评价的创新——现实、草根、多元第39-41页
  2. 评价的局限——基于技能化的反思第41-42页
 (三) 创学结合的保障实施第42-45页
  1. 观念层面第42-43页
  2. 制度层面第43-45页
五、义乌工商学院的经验总结及自我反思第45-52页
 (一) 创学结合的经验总结第45-49页
  1. 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全体学生参与第45-46页
  2. 开放办学系统,打造良好导向机制第46-47页
  3. 强调隐性知识,注重实践教学第47-48页
  4.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潜能第48-49页
 (二) 创学结合的自我反思第49-52页
  1. 关于创学结合的推广性第49-50页
  2. 创业教育中高校的职能第50-52页
六、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研究
下一篇: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