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沪疆高校对口支援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以H大学对口支援X大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1-14页
  (一)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1-12页
  (二)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第12-13页
  (三)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回顾第13-14页
  (四) 沪疆两地对口支援工作隐含的问题第14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一) 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 实践意义第15页
 三、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一) 对口支援第15-16页
  (二) 高校教师第16页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第16-17页
  (四) 东部、西部、沪疆第17页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7-20页
  (一) 研究的思路第17-18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第20-30页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第20-24页
  (一) 国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二) 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第22-24页
 二、对口支援研究综述第24-26页
  (一) 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概况的研究第24-25页
  (二) 对口支援工作问题对策的研究第25-26页
 三、相关理论第26-30页
  (一) 目标管理理论第26-27页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第27-30页
第三章 案例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第30-52页
 一、调查背景第30-35页
  (一) 沪、疆对口支援工作概况第30-33页
  (二) X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概况第33-34页
  (三) H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概况第34-35页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第35-40页
  (一) 调查的目的第35-36页
  (二) 调查的对象第36-37页
  (三) 调查的方法第37-40页
 三、案例学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第40-52页
  (一)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第40-42页
  (二) 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第42-44页
  (三) 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第44-46页
  (四) 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第46-52页
第四章 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第52-67页
 一、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不明确第52-55页
  (一) 教师队伍支援目标缺乏层次性第52-54页
  (二) 已有的目标不具备实际考核性第54-55页
 二、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不完整第55-59页
  (一) 校级层面缺少长期系统的计划第55-57页
  (二) 院系层面建设计划重点不明确第57-59页
 三、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不到位第59-62页
  (一) 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不健全第59-60页
  (二) 教师队伍援建的具体项目安排不合理第60-61页
  (三) 教师队伍援建过程缺乏考核评价环节第61-62页
 四、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实效低第62-67页
  (一) 教师进修形式大于内容第62-64页
  (二) 对口支教看重眼前利益第64-67页
第五章 加强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实效性的建议第67-79页
 一、对受援高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第67-73页
  (一)学校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健全制度第68-70页
  (二) 院系要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增强实效第70-72页
  (三) 教师要正视差距、端正态度、结合实际第72-73页
 二、对支援高校对口支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第73-75页
  (一) 探索支援的结合点,实现双赢合作模式第74页
  (二) 增强支援的积极性,丰富支援合作形式第74-75页
 三、提高对口支援工作效率的总体建议第75-79页
  (一) 加大对口支援经费投入第75-76页
  (二) 发挥地方行政部门作用第76-79页
结语第79-80页
附录一 访谈提纲第80-82页
附录二 部分高校对口支援关系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后记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四年制私立文理学院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内容分析的情报学硕士教育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