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在线会议中主持教师行为与职责及其对会议影响的研究--我国小学远程合作学习项目中教师例会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课题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页 |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各章概览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计算机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 | 第13页 |
·网络会话的特点 | 第13-14页 |
·在线会议主持 | 第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选择理论 | 第15页 |
·学习动机理论 | 第15页 |
·社会互赖理论 | 第15-16页 |
·教学媒体本质的理论——有无差异理论 | 第16页 |
·各个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第18-34页 |
·研究环境 | 第18-20页 |
·QQ及QQ群的功能和特点 | 第18-20页 |
·QQ及QQ群的应用和研究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观察法 | 第20-21页 |
·计算机通信话语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话语分析 | 第21-23页 |
·计算机通信话语分析 | 第23-25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2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研究问题 | 第25-26页 |
·数据搜集 | 第26-27页 |
·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 | 第27-33页 |
·混合的研究方法 | 第27页 |
·基本统计过程 | 第27-29页 |
·第一道程序 | 第27-28页 |
·第二道程序 | 第28-29页 |
·编码—计数过程 | 第29-33页 |
·分析单元 | 第29-30页 |
·编码类目 | 第30-33页 |
·质性分析过程 | 第33页 |
·信效度保证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例会概况主持教师行为和职责 | 第34-45页 |
·例会概况 | 第34-39页 |
·例会基本概况 | 第34-36页 |
·例会深层特点 | 第36-39页 |
·第一道统计程序结果及描述 | 第36-38页 |
·第二道统计程序结果及描述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主持教师行为及其职责 | 第39-45页 |
·主持教师行为及其表现的职责 | 第40-42页 |
·主持教师的主持行为特点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质性分析 | 第45-60页 |
·质性分析对象——会议记录及其片断的选择 | 第45页 |
·质性分析过程 | 第45-46页 |
·效率最高例会的概貌 | 第46-52页 |
·做好主持人的细则 | 第52-59页 |
·设立并遵守例会规则 | 第52-55页 |
·做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 | 第55页 |
·恰当使用承上启下的语句和衔接词 | 第55-56页 |
·适当混合使用社会—情感交流 | 第56-57页 |
·做好会议后勤工作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反思与展望 | 第60-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1-62页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2-64页 |
附表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英文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