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探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作文情感趋动的内涵 | 第8-13页 |
第一节 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由来 | 第8-9页 |
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与当代教育观的矛盾 | 第8页 |
二、当代相关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对作文教学理念的影响 | 第8-9页 |
第二节 情感趋动的内涵 | 第9-11页 |
一、情感趋动的内涵和特点 | 第9-10页 |
二、现实的针对性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我国历代教育家对情感趋动的探索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当前中学作文中情感趋动的现状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写作态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写作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文章思想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对现状的分析 | 第18-21页 |
第一节 时下作文教学的误区 | 第18-19页 |
一、过分重视作文的教化作用 | 第18页 |
二、过分强调作文的套路 | 第18-19页 |
三、为应考而写的作文 | 第19页 |
第二节 作文主体自身的积累 | 第19页 |
第三节 教师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受时下社会环境的熏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作文情感趋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作文情惑趋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构建新的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教学模式 | 第22-29页 |
一、预设情景,引发写作冲动 | 第22-23页 |
二、体验生活,借鉴经典 | 第23-25页 |
三、包容异见,疏导思想 | 第25-27页 |
四、确立合理的作文评价与激励体系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