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1-23页
 一、危险行为的界说第11-13页
  1. 危险行为研究的由来第11页
  2. "危险"一词的概念第11-12页
  3. 危险行为的定义第12页
  4. 危险行为的特点第12-13页
 二、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3-18页
  1. Jessor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模型第13页
  2.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3-18页
 三、国内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现状第18-19页
 四、问题的提出第19-23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23-27页
 一、被试第23页
 二、研究工具第23-25页
 三、施测方法与程序第25-27页
第三部分 结果第27-41页
 一、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第27-31页
  1. 意外伤害行为第27页
  2. 暴力行为第27-28页
  3. 离家出走与自杀行为第28页
  4. 吸烟行为第28页
  5. 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第28-29页
  6. 不安全性行为第29页
  7.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第29-30页
  8. 缺乏体育锻炼第30页
  9. 网瘾第30-31页
 二、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年级、性别差异第31-34页
 三、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34-35页
 四、亲子关系与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35-36页
 五、人格特质与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36-38页
 六、亲子关系、人格特质与危险行为的关系第38-41页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41-53页
 一、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普遍性第41-46页
  1. 意外伤害行为第41页
  2. 暴力行为第41-42页
  3. 离家出走与自杀行为第42-43页
  4. 吸烟行为第43页
  5. 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第43-44页
  6. 不安全性行为第44页
  7.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第44-45页
  8. 缺乏体育锻炼行为第45-46页
  9. 网瘾行为第46页
 二、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第46-49页
  1. 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性别差异第46-47页
  2. 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年级差异第47-49页
 三、乡镇中学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49页
 四、亲子关系对危险行为的影响第49-50页
 五、人格对危险行为的影响第50-51页
 六、人格在亲子关系与危险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第51-53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劳教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自我概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