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研究的方法第11-13页
2 农村义务教育的理论分析第13-20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第13页
     ·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概念第13-14页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第14-16页
     ·公共产品的含义第14-15页
     ·外部性的含义第15页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定位第15-16页
   ·农村义务教育的双重外部性分析第16-17页
     ·农村义务教育对投资主体而言的外部性第16页
     ·农村义务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的外部性第16-17页
   ·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投资主体分析第17-18页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第18-20页
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及经费投入不公平分析第20-32页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考察第20-22页
   ·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主要问题第22-23页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第23-25页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公平第25-32页
     ·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第25-26页
     ·城乡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第26-28页
     ·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公平第28-30页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省际间与省内县际间不平衡第30-32页
4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效果评价第32-44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现状第32-35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内容第32-33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现状第33-35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政策实施效果第35-39页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第35页
     ·专项转移支付的效果第35-37页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效果第37-39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第39-44页
     ·从政策供给的角度考察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第39-41页
     ·从政策需求的角度分析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第41-44页
5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44-50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第44-46页
     ·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模式第44-45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第45-46页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借鉴第46-50页
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第50-58页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理论框架第50-55页
     ·转移支付的目标第50页
     ·转移支付的原则第50-52页
     ·转移支付的主体责任划分第52-53页
     ·转移支付的形式第53页
     ·转移支付的特征第53-54页
     ·转移支付的过渡方案第54-55页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型第55-58页
     ·模型的假定和理论内涵第55-56页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型的构建与思路第56-58页
7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8-62页
   ·主要结论第58页
   ·政策建议第58-61页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61-62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61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首制度理论研究
下一篇:论非法行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