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3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8-21页 |
·乳糖酶的特性 | 第8-9页 |
·关于乳糖不耐受 | 第9-10页 |
·关于低聚半乳糖 | 第10-12页 |
·乳糖酶的来源及其制备 | 第12-16页 |
·产乳糖酶菌株的选育 | 第16-18页 |
·乳糖酶的固定化技术 | 第18-20页 |
·乳糖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21-22页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第2章 自然界中产乳糖酶高活力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3-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产乳糖酶菌株的分离筛选结果 | 第27-29页 |
·产乳糖酶酵母菌菌株Y6号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乳酸克鲁维酵母菌株培养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2-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乳糖酶发酵培养基的设计 | 第35-38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Kluyveromyces lactis的发酵曲线及发酵液pH变化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性质的研究 | 第42-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44-45页 |
·酶的最适作用pH值 | 第45-46页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46页 |
·酶的pH值稳定性 | 第46-47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47-48页 |
·乳糖酶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自制乳糖酶对牛乳中乳糖的水解试验 | 第50-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试验材料 | 第50-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牛乳中乳糖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酶对牛乳的最佳水解温度 | 第53页 |
·乳糖酶添加量的确定 | 第53-54页 |
·40℃下不同时间的乳糖水解率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