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1-3-1 论文创新点 | 第13页 |
1-3-2 论文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2-1 跨国并购含义和分类 | 第14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2-1 国外关于并购理论综述 | 第14页 |
2-2-2 国外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综述 | 第14-15页 |
2-2-3 国外关于跨国并购理论综述 | 第15页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3-1 国内关于跨国并购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3-2 国内关于金融危机后跨国并购研究综述 | 第16页 |
§2-4 研究情况总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状况 | 第17-20页 |
3-1-1 规模状况 | 第18-19页 |
3-1-2 成败状况 | 第19-20页 |
§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第20-24页 |
3-2-1 并购行业相对集中,以制造业与能源为主 | 第20-21页 |
3-2-2 并购动机多元,整体趋于长期化 | 第21-22页 |
3-2-3 并购主体多样,仍以国企为主 | 第22页 |
3-2-4 并购区位全面开花,仍以发达国为主 | 第22页 |
3-2-5 并购模式多样,呈现“以小博大”新趋势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42页 |
§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驱动因素分析 | 第24-35页 |
4-1-1 一般性动因分析 | 第26-30页 |
4-1-2 金融危机后,新动因分析 | 第30-35页 |
§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制约因素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宏观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4-2-2 微观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2-55页 |
§5-1 分析方法选择与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5-1-1 分析方法的选取 | 第42-43页 |
5-1-2 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 第43-44页 |
5-1-3 数据来源 | 第44页 |
§5-2 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 第44-49页 |
5-2-1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4-46页 |
5-2-2 权重结果一致性检验 | 第46-48页 |
5-2-3 指标综合重要度整合 | 第48-49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相关建议 | 第55-60页 |
§6-1 自然因素层面建议 | 第55页 |
6-1-1 克服能源行业阻力大问题 | 第55页 |
§6-2 经济因素层面建议 | 第55-56页 |
6-2-1 进行详尽事前调查 | 第55-56页 |
6-2-2 通过改革,解决融资难题 | 第56页 |
6-2-3 利用技术引进,实现产业升级 | 第56页 |
§6-3 法律因素层面建议 | 第56-57页 |
6-3-1 尽快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56-57页 |
6-3-2 着力培养中介机构 | 第57页 |
§6-4 政治因素层面建议 | 第57-58页 |
6-4-1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 第57页 |
6-4-2 多方协作,预防和化解政治风险 | 第57-58页 |
§6-5 文化因素层面建议 | 第58-59页 |
6-5-1 培养良好企业文化,克服文化障碍 | 第58页 |
6-5-2 积极留住、吸引和培养人才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A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决策影响体系权重确定专家调查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