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国内外水产品保鲜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低温保鲜 | 第14-17页 |
·冻结和冷却保鲜 | 第14页 |
·微冻保鲜 | 第14-15页 |
·冰温保鲜 | 第15-17页 |
·化学保鲜 | 第17-18页 |
·气调保鲜 | 第18-19页 |
·气调保鲜的含义 | 第18页 |
·气调保鲜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气调保鲜的作用 | 第19页 |
·气调保鲜注意的问题 | 第19页 |
·辐照保鲜 | 第19-20页 |
·超高压保鲜 | 第20页 |
·水产品的腐败机理 | 第20-24页 |
·微生物引起的腐败 | 第21-22页 |
·脂类引起的腐败 | 第22页 |
·自溶引起的腐败 | 第22页 |
·关于鲜度的几个概念 | 第22-24页 |
·鱼肉的气味 | 第22-23页 |
·鱼肉的色泽 | 第23页 |
·鱼肉的韧性 | 第23-24页 |
·鱼肉的滋味 | 第24页 |
·淡水鱼肌肉蛋白质变性研究 | 第24-26页 |
·淡水鱼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的变化 | 第24-25页 |
·淡水鱼肌原纤维蛋白ATPase活性的变化 | 第25-26页 |
·淡水鱼肌原纤维蛋白疏水性的变化 | 第26页 |
·淡水鱼肌原纤维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 | 第26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不同温度贮藏下鳙鱼的鲜度及其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 第28-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主要试验材料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冰点及冻结曲线的测定 | 第29页 |
·贮藏实验 | 第29页 |
·感观评定 | 第29-30页 |
·pH值测定 | 第30-31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 | 第31页 |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31-32页 |
·肌原纤维悬浮液的制备 | 第32页 |
·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蛋白质溶解度测定 | 第33-34页 |
·蛋白质持水性测定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冰点与冻结曲线 | 第34-35页 |
·贮藏温度对鳙鱼鲜度的影响 | 第35-39页 |
·贮藏温度对感观评定的影响 | 第35-36页 |
·贮藏温度对pH值的影响 | 第36-37页 |
·贮藏温度对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影响 | 第37-38页 |
·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贮藏温度对鳙鱼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最适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9-40页 |
·贮藏温度对鳙鱼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贮藏温度对鳙鱼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贮藏温度对鳙鱼肌肉持水性的影响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涂膜保鲜技术在鳙鱼中的应用研究 | 第45-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主要试验材料 | 第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膜材料的确定 | 第45-46页 |
·膜材料浓度的确定 | 第46页 |
·原料保鲜方法 | 第46页 |
·感观评定 | 第46页 |
·pH值测定 | 第46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 | 第46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46页 |
·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测定 | 第46-47页 |
·蛋白质溶解度测定 | 第47页 |
·蛋白质持水性测定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涂膜材料的确定 | 第47-48页 |
·膜材料浓度的确定 | 第48页 |
·涂膜处理对鳙鱼鲜度的影响 | 第48-53页 |
·涂膜处理对感观评定的影响 | 第48-49页 |
·涂膜处理对pH值的影响 | 第49-50页 |
·涂膜处理对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影响 | 第50-51页 |
·涂膜处理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涂膜处理对鳙鱼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涂膜处理对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涂膜处理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涂膜处理对肌肉持水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冰点调节对鳙鱼保鲜的影响研究 | 第57-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主要试验材料 | 第57页 |
·主要试剂 | 第57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冰点的降低方法 | 第57-58页 |
·冰点及冻结曲线的测定 | 第58页 |
·贮藏实验 | 第58-59页 |
·感观评定 | 第59页 |
·pH值测定 | 第59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 | 第59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冰点调节后鳙鱼的冰点及冻结曲线测定 | 第59-60页 |
·冰点调节后贮藏鲜度的变化 | 第60-64页 |
·感观评定的变化 | 第60-61页 |
·pH值的变化 | 第61-62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 | 第62-63页 |
·菌落总数的变化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变性保护剂对鳙鱼肌肉蛋白质的影响研究 | 第65-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9页 |
·主要试验材料 | 第65页 |
·主要试剂 | 第65-6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6页 |
·原料处理方法 | 第66页 |
·肌原纤维悬浮液的制备 | 第66页 |
·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测定 | 第66-67页 |
·蛋白质溶解度测定 | 第67页 |
·盐溶性蛋白的提取 | 第67页 |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 第67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 第67-69页 |
·试剂准备 | 第67-68页 |
·分离胶的制备 | 第68页 |
·浓缩胶的制备 | 第68-69页 |
·样品处理 | 第69页 |
·电泳 | 第69页 |
·染色 | 第69页 |
·脱色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变性保护剂对鳙鱼肌原纤维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变性保护剂对鳙鱼肌肉蛋白的影响 | 第70-72页 |
·-3℃贮藏期间鳙鱼肌浆蛋白的电泳 | 第72-73页 |
·-3℃贮藏期间鳙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电泳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