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4-13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4-5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5-13页 |
(一) 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5-8页 |
(二)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8-11页 |
(三) 关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13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的方法 | 第13-22页 |
一、被试取样 | 第14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14-21页 |
(一)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 第14-15页 |
(二) 教师自我概念问卷 | 第15-21页 |
1、建立教师自我概念问卷的理论构想 | 第15页 |
2、编制初始问卷 | 第15页 |
3、对初始问卷进行修订 | 第15-18页 |
4 《教师自我概念问卷》(正式)的效度与信度评估 | 第18-21页 |
三、测量过程 | 第21页 |
四、评分标准与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一、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特点 | 第22-25页 |
(一)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各成分比较 | 第22页 |
(二)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学校类型比较 | 第22-23页 |
(三)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性别比较 | 第23页 |
(四)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城乡比较 | 第23-24页 |
(五)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教龄比较 | 第24-25页 |
二、教师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25-28页 |
(一) 高自我概念组与低自我概念组教师心理健康比较 | 第25-26页 |
(二) 教师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第26-27页 |
(三) 教师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28-38页 |
一、中学教师自我概念问卷的编制 | 第28-30页 |
(一) 编制教师自我概念问卷的必要性 | 第28页 |
(二) 教师自我概念维度的确定 | 第28-30页 |
(三) 《教师自我概念问卷》的适用性 | 第30页 |
二、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特点 | 第30-36页 |
(一)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各成分比较 | 第30-31页 |
(二)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学校类型特点 | 第31-32页 |
(三)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性别特点 | 第32页 |
(四)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城乡特点 | 第32-33页 |
(五) 中学教师自我概念的教龄特点 | 第33-36页 |
三、中学教师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36-37页 |
四、对策与建议 | 第37-38页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38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8-40页 |
英文摘要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1 | 第46-49页 |
附录2 | 第49页 |
附录3 | 第49-51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1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51页 |